大河日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杨淑珍
本报报道家住鹤壁市淇滨区的低收入家庭王女士今年52岁。她拉着智障的儿子生活。去年,在当地妇联的组织下,她免费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以下简称“两癌筛查”),发现了一点小麻烦。服药后,她去复查,慢慢恢复。受益的不仅仅是王女士。1月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8年12项重点民生问题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8年底,宫颈癌筛查146万人,乳腺癌筛查14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出生缺陷预防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下简称“两筛”)筛查率持续提升,最高超目标要求19个百分点。
2018年,我省扩大两癌免费筛查群体,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5年内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适龄妇女和学龄期妇女免费开展1次宫颈癌筛查和1次乳腺癌筛查,2018年筛查140万人。继续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扩大基因筛查试点,进一步提高筛查率。
这项实际工作进展如何?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数字最能说明这一点。
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高秀菊介绍,截至2018年底,宫颈癌筛查146万人,乳腺癌筛查14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省完成免费产前超声筛查71.16万例,免费血清学筛查79.64万例。孕产妇产前早中期筛查覆盖率为64.05%,超出目标要求19.05个百分点;新生儿“两病”119.97万例,筛查率96.49%,超出目标要求6.49个百分点;新生儿听力筛查病例118.94万例,筛查率95.66%,超出目标要求10.66个百分点。省辖市县(市)均超额完成省级目标。
“两癌”筛查内容
“两癌”筛查项目包括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乳腺癌筛查包括乳腺临床检查、乳腺彩超检查和乳腺X线检查。
“两癌”筛查包括随访管理,项目实施对设备、技术、人员要求较高。
“两癌”筛查效果
通过筛查,对“两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给予及时规范的就医或转诊治疗,达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预期目标。
数据显示,2018年,通过免费“两癌”筛查,全省确诊各类乳腺癌590例,良性病变3940例;确诊宫颈癌1052例,其他疾病9065例,以上病例均得到及时规范的医疗救治或转诊治疗。
新生儿“两病”筛查效果
通过新生儿“两病”筛查,确诊苯丙酮尿症(PKU)279例,甲减(CH)831例。除7例家长不配合治疗外,上述患儿均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了及时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