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新三板选定楼层开放倒计时。中国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金字塔形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底座”进一步夯实。
“首批入选公司体现了入选层的成长性和包容性定位,公司‘小而美’的特点明显。”申万宏源中小公司部新三板研究组组长刘婧告诉记者,获批公募的32家企业属于六大行业,其中25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与服务新三板的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高度契合。
全面深化改革重塑市场
为了弥补多层次资本市场覆盖面不足、对中小企业包容性差的不足,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2013年以《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的发布为标志,新三板从小规模区域试点扩大到全国,成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因此,财务信息的规范化、透明化和公司治理的规范化是改善企业融资的微观基础。
刚刚起步的新三板正试图打破这一局面。新三板上市企业不设置财务门槛和股权分散要求,而是以包容的理念设置准入条件,以信息披露为重点。同时,要求上市企业规范经营,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开披露重要信息,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这些制度安排更好地打破了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对接的微观壁垒。“以前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家族企业。上市后,他们实现了从家族企业到上市公司的转变。”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董事长谢庚说。
“新三板市场实现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突破,中国资本市场终于成为‘正三角’。”业内专家对此进行了评论。新三板已成为全球上市(挂牌)企业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场所,其中中小企业占94%。
然而,新三板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后,一段时间内陷入了交易不活跃、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如何让企业愿意来留?让投资者愿意进入,敢于投票?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渴望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长期进入新三板,及时回应市场预期,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措施是对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引入公开发行制度,设置精选层,建立直接转让上市制度。其中,精选层是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制度安排,也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打开新三板市场的定价空间
“选层制的优势显而易见。首批企业科技属性强,整体盈利能力好,营收利润增速高,有望成长为大企业。”华中证券分析师周建华表示。
精选层在新三板发挥引领作用,将为新三板市场头部的中小企业打开一条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突破的全链条路径,为中小企业向上发展打开“天花板”,解决过去新三板融资和定价功能缺失的问题。
精选层有独特的交易系统创新亮点。本质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朱海滨表示,精选股票创下历史新高
新的交易模式匹配了选择层的流动性预期,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一方面,优质上市公司已公开发行,股权分散程度大幅改善。他们面对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需要配备更高效的交易方法。另一方面,精选层作为连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发挥连接作用,向下承接新三板创新层,向上连接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市场定位相匹配,注重差异化定位,与转账系统紧密衔接。
新的第三板
内部分层定位更加清晰明确。基础层定位于满足基本挂牌条件企业;创新层定位于具有一定成长性或市场认可度的企业;精选层定位于市场认可度高、经营业绩良好或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微企业。精选层为优质中小企业配备与交易所市场相似的高效融资交易制度,引领中小企业进一步升级。与沪深证券市场错位发展
“精选层交易初期,由于市场供求不平衡,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可能出现个股短期炒作、精选层整体涨跌幅较大等情形。”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将按照“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理念,加强交易监管,防控交易风险。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表示,精选层开板后,新三板将成为资本市场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平台,引导资本向新经济要素和中小企业集聚。
“在定位上,新三板是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主要平台。科创板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优质科创类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具有相当规模和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新三板不是沪深交易所的预备板,而是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互联互通。”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