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农业而生,为农业负责。甘肃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单农”)自成立以来,就担负着解决“三农”问题中“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责任。
五年来,甘肃单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牛、羊、菜、果、薯”六大支柱产业,发挥金融资本引导和杠杆作用,为农业产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全面拓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煽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向“三农”。
五年来,甘肃农民有效发挥“四两贡献”作用,加强政银合作,创新担保产品,优化业务流程,典型经验层出不穷。
甘肃单农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推动省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推动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甘肃农业事业为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路径选择。
即日起,该报将开设“甘肃农业创业故事”专栏,紧跟甘肃农业创业步伐,走访全省各运营中心,挖掘各地典型案例,讲述精彩的农业创业故事。请注意。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田
《招财猫》
“多亏了农业负担,我省下了五六万元的差额。”曹桂生感慨地说道。
曹桂生,47岁,渭源县新城村人,与土地打交道半辈子。他很清楚,除了技术之外,资本是启动这个行业的最大问题。
2016年贷款50万,2017年100万,2018年150万.
从创业之初单纯的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到成立桂生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北京龙药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合作.
曹桂生的生意越做越大,贷款金额越来越大。然而,对他来说,获得贷款既困难又昂贵。
没有抵押,也没有担保。2019年,因为没有担保人,曹桂生借不到钱,中药材收购延期。
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了解到了甘肃单农这个新的“金融力量”。
“信用社给我推荐了‘甘肃农担’。我联系后,他们立即派人调查研究,很快解决了我的问题。”曹桂生说。
在甘肃单农的努力下,曹桂生于2019年成功贷款18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今年7月份,我准备贷款给中国农业银行的‘婺源农贷’。这款产品可以节省5万元和6万元的差价。”曹桂生说。
还款方式灵活,利息低,期限长。与之前的贷款利息相比,单农和中国农业银行的“龙源农贷”较低,仍为三年期,相对更符合商业周期。
按照“风险共担、利率优惠、存款不存”的原则,甘肃农业银行携手省内13家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百人社会互助”、“婺源农贷”、“惠农E贷担保贷”。“农加油贷”“惠农保贷”“农贷”等融资担保产品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业融资担保产品体系,激发了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入
同时,以信用村、示范村为重点,以产业链金融为切入点,甘肃农商银行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的“点、线、面”,充分利用人民银行支持农业小额贷款不交保证金。对于农业经营主体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型水产养殖侯
“努力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金融的专业人才。”以此为奋斗目标,甘肃农担不仅仅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谈起农业,也能分析的头头是道。
“我们会邀请农业专家定期组织培训,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以及农业相关知识我们都得掌握,现在我也算个‘农业通’了。”定西运营中心客户经理说,“工作人员在定期走访调查的同时,也会向农民宣传新知识、新理念。”
“甘肃农担给我们提供贷款担保的同时,还为我们选择最好的牛品种,教我们饲料配比,以及疾病防治等一系列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张宝童告诉记者。
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户,张宝童对农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多亏了这好政策,也多亏了农担能为我们担保,我的日子才能越变越好。”张宝童说。
2018年,凭着甘肃农担推出“养殖贷”产品的东风,张宝童贷了5000元无息贷款,买了最好的怀孕母牛品种西门塔尔。
这两年,经过甘肃农担的细致帮助及跟踪服务,张宝童已经从2018年的1头牛发展到了现在的13头,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为支持当地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推动构建‘政银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我们研发了支持产业扶贫的‘养殖贷’产品,与武威顶乐养牛龙头企业合作为建档立卡户提供怀孕母牛,项目涉及渭源县1545户,总放贷811万。” 甘肃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定西运营中心主任牟飞龙说。

“及时雨”
围绕中药材、马铃薯、蔬菜及小杂粮等优势特色产业,甘肃农担定西运营中心在助力定西市现代农业集约化、效能化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金融“及时雨”。
“甘肃农担好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完美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临洮县勤荣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勤说。
2018年,因马铃薯种薯市场需求量大,急需扩繁,但因合作社机械、土地等都是租借的,既无抵押东西也无不动产证,贷款问题面临“卡脖子”的局面。
了解这一难题后,甘肃农担立即展开调查,确定额度、确定主体、确定经营情况、征信良好……满足一系列必要条件后,第一时间进行担保,最终成功贷款250万元。
“我们的目标就是‘植根陇原 服务三农’。”牟飞龙说,“运营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政策性、专注性、独立性’原则,姓农兴农、为农担当。”

随着一步步成长,甘肃农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按照“双控”标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审慎开展担保业务。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累计办理担保业务92.67亿元,项目突破2.2万笔;在保业务61.72亿元,在保17385笔。
根据国家农担公司统计,2021年度2月,公司资本金放大比例位列全国农担体系第2名,在保余额位列全国农担体系第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