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王春燕李荣华)8月4日,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贝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意味着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集体上市,创业板启航;2020年8月,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成功实施,创业板改革再次启动。
经过近12年的发展,创业板公司累计融资规模达10013亿元,资金直接投向创新创业领域。更多处于成长期的新经济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涌现出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如CATL(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迈瑞医疗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
从行业来看,创业板的新技术、新产业特点突出。数据显示,1000家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91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586家,占比分别为92%和59%。
从地域分布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东省以234家排名第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杨宇认为,在1000家创业板企业中,广东省有234家企业,其中电子、机械、计算机分别位居行业前三,说明广东以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显著提升,经济效益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就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创业板将是核心力量,与主板、科创板、新三板、HKEx一起,为大湾区创新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有选择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将更好地利用资本的力量,有效推动大湾区创新产业发展,推动更多大湾区创新型企业走向全球,让大湾区的创新名片闪耀全球。
截至8月4日,创业板公司数量占a股公司总数的22.6%,总市值13.13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