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王玉婷图/记者林明宏)地面上,路面更平整更规整,缠在头上的铁丝“蜘蛛网”不见了;地下、城市给排水、供气、供电都得到了改善,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厦港地区呈现给大家。
思明区厦港片区机动车道改造已在第二轮市政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中基本完成。思明南路、寿山路、大学路、民族路交通管制已于今日0时解除,恢复正常交通。
今年7月中旬,思明区结合第二轮城市改造提升重点工程——,正式启动厦港片区市政设施升级改造,包括电力通信架空电缆、旧水管路改造、新燃气管道及人行道改造、机动车道升级改造等,涉及思明南路、寿山路、民族路、大学路,全长约3.92公里。
为顺利完成项目,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思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确保项目进度。思明区市政园林局积极组织推进该项目。在代建、监理、施工单位的辛勤努力和群众的理解支持下,项目有序推进,现已接近尾声。未来,厦港地区市政设施将更加美观、整洁、有序,保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改造了什么?
涉及管线、道路、城市家具、绿化等
“下港地区属于老城区。思明南路、寿山路、大学路、民族路四条道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存在管网陈旧、部分区域水压不足、燃气管道不完善等问题。”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市政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安吉告诉记者,除此之外,空气中的“蜘蛛网”、路面的下沉和破损、配电箱设置凌乱等问题也有待改善。
所以这次改造从管线、道路、街道家具、绿化四个方面入手。管道方面,更新旧管网,铺设燃气管道,实现线路的布线,提高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在道路一侧,巷道的基础完全改造,先压碎砂石,然后铺上混凝土层,最后铺上两层沥青。路面铺四层“棉被”,人行道铺设板材或透水砖,适当区域设置自行车道。无障碍设施等。让市民出行更方便;在街道家具方面,对配电线路进行了规范,“多杆合一”和“共杆共箱”,整合各类杆箱,腾出道路空间。同时沿线进行绿化升级,道路畅通,街道家具美观简约。
“这种转型升级是补民生短板的重要举措。”陈安吉介绍,以铺设燃气管道为例,目前民族路、大学路没有燃气管道,很多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市民使用瓶装液化气不方便。改造完成后,燃气管道将直接通往居民家门口。
如何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协调多个部门;施工现场开例会;
取得居民理解支持
为解决厦港地区市政设施改造限制后出行不便的问题,思明区政府和市园林绿化局率先采取措施解决。
首先成立了厦港片区市政设施改造领导指挥部,成员包括市园林局、市交警支队、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厦港街道、市政工程管理处、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由于改造过程涉及多个部门,相关部门每周都会召开工作协调会,思明区市政园林师局
此外,思明区市园林局直接在网上公布日常现场服务员的联系方式。紧急情况下,乘务员会联系配合现场交警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采取临时封路、逆向通行等措施,建立绿色生命通道,增加公交连接线,确保第一时间妥善处理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