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ipo已问询意味着什么,创业板已问询是什么阶段

严查系统离任官员不当参与IPO,证监会“刀刃向内”的新政策在市场层面迅速落实。

5月28日,证监会发布《系统离职人员持股行为监管指引》,即《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2号》,明确了系统离职人员持股不当的情形,强化了中介机构的核查责任,强化了审计监管,建立了独立审查制度。《指引》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接受审查的企业参照执行。

新规将在满月时发布。市场趋势如何?第一财经记者从券商投行人士、证券律师处了解到,上述指引落地后,中介机构需就IPO股东核查情况等出具专项核查报告。

“(渗透验证)在程序上并不难,但已成为必经环节。如果你报了IPO,就应该增加这个流程。如果在新规出台前举报,应该再问一次。”一位大型券商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

一家头部律师事务所的证券律师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要对股东渗透情况进行核查出具专项报告。此前,股东渗透也会在IPO申报中进行,但没有必要出具此类报告。

同时,6月至今,交易所正在就相关问题进行问询,有企业历经三轮问询,再被“追问”。

"对上市公司股东的严格监管即将到来."一些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程序上不难但成为必要环节

政策层面加码,退休官员不当参与IPO迎接严格监管,政策的影响力逐渐显现。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资银行家关羽(化名)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投行在IPO申请材料上要通过机构股东进行审核。

“但证监会没有对辞职人员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核查),之前也没有关于这一块的专项报告。一般是检查稿件,回答反馈问题。”他说。

逐步细化政策。在上述《指引》落地的同时,证监会也发布了《关于提供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信息查询比对服务的通知》,由各证监局协助提供证监会系统辞职人员信息查询比对服务。

实践中,开展辅导工作的保荐机构可在拟公开发行上市或新三板精选层上市企业提交辅导受理申请前,向发行人所在地证监局提交询价申请。保荐机构申请查询时,应当一次性提供被查询发行人股东的信息。保荐机构原则上只能向发行人提交一份询价申请。

新的渗透验证要求会增加中介的工作量吗?有相关情况的公司IPO进度会放缓吗?

按照市场的看法,公司股权渗透到最后一个自然人大概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这大大减缓了IPO开会的速度。

关羽认为,股东较少的IPO公司压力较小,但股东较多的公司验证难度相应增加。

部分券商投行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证券监管系统离职人员核查程序的增加并没有从投行工作量上增加多少。

“在做股东渗透之前,工作量比较大。但就新规而言,如果所有自然人姓名都存在,按照会议要求和系统流程,理论上新增加的工作量不大,但现在是必经环节。”他说。

三轮问询后拟创业板企业再被“追问”

从公开信息可以观察到,交易所层面的IPO企业股东核查查询已经在进行中。

近日通过科创板IPO审核的华海清科,被问及与证券监管系统股东是否存在相关问题。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去年10月中旬,华海Zero2IPO科技创新板IPO申请获得受理。经过两轮问询,今年6月初,上交所发函征求其审计中心意见,要求公司对四大问题进行回复,包括核查是否存在证监会系统辞职人员参与入股的情形,并发布特别说明。

根据回复

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对华海清科重大事项提示的表述、研发费用资本化情况及业务与技术细节问题等展开问询,并特别要求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按照《指引》的要求,对华海清科是否存在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的情形进行核查并出具专项说明。


华海清科确有证监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的情形。


公司称,经核查,发行人存在两名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肖华、华一渢间接入股的情形。


但其同时列出五大理由,指出离职人员非投资发行人的介绍人,间接持股的发行人股东均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增资入股华海清科,不存在利用原职务影响谋取投资机会,且离职人员入股发行人时均已离职满三年以上,不属于在入股禁止期内入股情形等。


“前述两名离职人员对发行人的间接持股比例均小于0.07%,入股资金来源为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离职人员已出具关于不存在不当入股情形的承诺。”公司提到。


据公开信息,华一渢现任民革上海市委会秘书长。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曾任证监会国际合作部副巡视员、副主任。同时,华一渢还具有丰富的外资、券商等机构工作经验,曾于瑞士银行花旗集团国泰君安等任职。


拟创业板IPO企业雅艺科技,在二轮问询时被问到了股东核查相关问题。


深交所就发行人机构股东的信息穿透、关于是否存在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的核查提问。


资料显示,发行人唯一的法人股东勤艺投资持有发行人1.3124%的股份,勤艺投资系发行人的员工持股平台,除持有发行人股份外,无其他实际经营业务。


保荐机构兴业证券回复称,勤艺投资为自然人直接出资并持有相应财产份额的企业,不属于《监管指引》中规定的多层嵌套机构股东。


同时,保荐机构查阅了发行人现有自然人股东,勤艺投资各合伙人的身份证件、简历等资料,并与相关直接或间接持股的自然人进行了访谈。根据保荐机构的核查,发行人不存在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的情形。


此外,记者关注到,另一家拟创业板IPO企业成都一通密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通密封”)在三轮问询后,今年6月初,再被深交所出具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


针对一通密封股东信息披露与核查、是否存在突击入股和入股价格异常、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情况等问题,深交所一一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