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凯文凯利
《必然》可能是KK写的最后一本书。
凯文凯利KK(1952 ~,人们常常亲切地称他为KK),著名的预言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扮演了技术福音传道者的角色,写了一系列技术和文化畅销书。
中国大众熟知的《失控》这本书,写于20多年前,至今仍被视为互联网从业者的“圣经”。20多年来,KK通过他的技术博客(http://kk.org/)影响了大量有技术信仰的人。《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新经济,新规则》到《技术元素》之后的《必然》形成了KK独特的知识体系。
KK的观点和作品曾经启迪了中国最早的科技媒体企业家,他们比大多数人早一步看到了今天的“科技社会”。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
如果一个互联网产品制造商没有读过KK写的《失控》,他的知识就不够全面。
搜狗CEO、搜狐前高级副总裁、CTO王小川与KK聊天后评论道:
他真的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科技和变化。难怪他有这样的想法和见解。
为什么关注KK?
正如钛媒体始终认为的那样,中国已经从“商业社会”进入“技术社会”,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核心驱动力。2010年,钛媒体内容团队成员与KK进行了远程对话。当时,KK对技术的力量有如下理解:“科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很多文化变革都源于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理解和预测技术的未来势在必行。”
在钛媒体的“凯文凯利”话题下,收集了15篇关于KK的报道和文章。从对商业科技未来趋势的十一个预测,到生活分享,KK的每一句话都能给人一种唤醒感官的感觉。
对于KK自己的担忧,不如说我们关心的是科技浪潮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自1984年以来,KK在他的著作和公开演讲中多次预言了科学技术的未来方向:
1984年,KK提出了“网络国家”的概念;1987年,KK提出通过“即时通讯”的技术革命,人类社会开始从物质导向向信息导向转变;1989年,KK通过虚拟现实“看见未来,飞了进来”;也是在1989年,KK提出,在虚拟现实中,世界是无国界的、共享的,当时世界上没有万维网。此后,KK预言的云计算、物联网、共享经济、众包、人工智能等,近年来都一一实现。值得注意的是,KK早前对共享经济的预测,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真正的出路之一。
e:15px;">KK决定加入“知识付费”浪潮
KK 在新书《必然》中写道,“我们正在从一个静态的名词世界前往一个流动的动词世界。……产品将会变成服务和流程。”KK 也曾表示,这可能是他写作的最后一本书,未来“希望能尝试一些新的形式。”
图书这一形态,如何延伸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服务”和“流程”?
这一次,KK 在中国找到了新的机会,他决定加入正席卷中国互联网的“知识付费”浪潮了。这可能是一次机会,帮助KK在出版之外找到一些“新的形式”。
KK 将通过他在国内的独家出版人——译言,打造一个名为《KK 对话未来》的音频专栏(专栏链接在此),这一音频专栏或者说“课程”,已经在5月15日,通过中国唯一官方发布平台——喜马拉雅隆重上线。
《KK 对话未来》音频专栏的讲述者、译言创始人赵嘉敏告诉钛媒体,他的团队希望通过音频专栏的形式,让更大多数的人也能够理解技术,亲近技术,倾听技术。
专栏中的一部分内容来自于 KK 所写的《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新经济,新规则》《技术元素》等图书以及他在公开场合所做的 130 余场演讲和访谈;专栏中的另一部分内容则来自于未来一年中,KK 对技术的新认识、新预见。
关心未来的人,如何以更高的效率聆听KK的最新观点和技术趋势研究?
全年更新的专栏推出后,或许你真的不必要等待一场能在中国召开的公开演讲,也不必等待KK下一步著作相对漫长的翻译、引进和出版周期了。

KK音频专栏里有什么?
据钛媒体了解,上述课程共约 150 期,分别归在经济、创新、技术、系统、趋势等6个模块下,涉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共享经济、蜂群思维、网络效应、共同进化等20多个话题。
《KK 对话未来》音频专栏,将完整保留了 KK 原汁原味的思想,并在重新整理和编辑时,融入了国内实际情况和案例。从中不仅可以通览KK的思想精髓,还可以听到KK的最新专访,以及与听众的互动。
在即将更新的《KK 对话未来》课程中,KK不仅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探索,同时还对“谁将成为‘微信’的 终结者”提出了思考。他赞同马化腾的观点,即:“颠覆微信的可能是虚拟现实”。原因在于,虚拟现实将成为“最社交”的媒介,虚拟现实将使互联升级为体验的互联。
在未来一年的对话中,KK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技术深层逻辑和规律简单化,从独特的角度思考技术和人性的关系。
由于 KK 无法用中文讲述,这个专栏由译言创始人赵嘉敏代为讲述。
对于KK在中国的追随者来说,“如果把图书看作是一个产品的话,那么这个专栏就是一个服务;图书是静态的,而这个专栏是流动的。”
这一年
让KK与你【对话未来】
(199元/全年)
点击链接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立即尊享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