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双重压力,巴州区委统战部率先健全机制、建强队伍、扎实推进工作,积极搭建海归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平台,变返乡劣势为引领带动优势。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趋势总体稳定。
一是完善抓实“三项措施”,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机制,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责任机制,及时调整农业劳动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区级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再创工作。二是出台政策。《巴州区农民工服务保障二十八条措施》 《巴州区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陆续出台,重点在信贷发放、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为海归提供政策支持。三是考核难。将再创工作纳入区级重点考核任务,建立“月督查、季通报、年奖惩”机制,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通过“三种渠道”,实现创业就业双赢.第一,链接“吸引”人才。发挥乡镇(街道)在区域、个人、家庭优势方面的优势,建立区村三级联动机制,以政策引导、真诚服务、真情实感等方式吸引114名企业家返乡创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储备“后备”干部,注重从优秀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中深挖农村财富带头人,把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培养成村(社区)后备干部,达到“培养一人带动一人”的效果。现已纳入65名村后备干部。第三,创业“促进”就业。同时,要着力促进就业。目前,已有114名返乡创业人员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带动周边地区5000多名农民工就近实现就业。
一是依托省级劳动培训基地,开展“三项培训”,提高创业能人质效。分阶段、分批次举办两期SYB创业培训班,培训60人。二是以东西部扶贫协作贫困村带头人培训项目为载体,组织培训101人,成功推荐就业岗位210个。6名学员通过培训成功创办企业,进一步激发了贫困劳动力率先致富增收的潜力。三是对比巴中东方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10家省市劳动培训机构,结合市场前景和农民工需求,重点开展以“中式烹饪、家政服务、农艺师、电工”为重点的劳动品牌培训。现已举办6期课程,培训360人,成功引导3家企业通过培训。
一是对兑现“三项政策”,强化保障落地落实。, 112名2019年被举报首次创业未果或从事个体经营且自依法登记之日起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返乡农民工连续兑现,发放创业补贴27.3万元。二是锁定中小微参保企业647家,办理延期缴费企业30余家,阶段性减免医疗保险费企业257家,阶段性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企业291家。申请就业保障金的84家企业兑现142万元。三是共发放业务担保贷款和保险资金贷款380万元(其中业务担保贷款165万元、保险资金贷款215万元)。
(巴州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