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授权发布)全国扶贫普查公报(第3期)——个国家级贫困县建档立卡户享受帮扶政策
国家统计局
国家扶贫龚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2月25日
根据全国扶贫人口普查结果,我国贫困县所有家庭都享受到了各种相应的帮扶政策。现将全国贫困县1482.2万户已建卡户和5307.4万贫困人口享受帮扶政策情况公告如下:
一、产业帮扶政策
建卡以来,享受产业帮扶政策家庭1465.8万户,占全部家庭的98.9%。其中,借助项目资金和实物,1146.4万户家庭自主发展产业;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1076.5万户;技术指导或技术培训1064.8万户;信贷资金支持548.6万户。
二、就业帮扶政策
建卡以来,共有1390.6万户家庭成员享受就业援助政策,占全部家庭的93.8%。其中,参加职业技能培训929.5万人,就读技工学校47.6万人,参加招聘会或接受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推荐等就业服务1199.9万人,享受创业扶持212.5万人,在公益性岗位工作409.8万人,在扶贫车间工作80.5万人,享受农民工交通补贴330.9万人。
三、健康帮扶政策
建卡以来,已有1476.6万户家庭成员享受了健康救助政策,占全部家庭的99.6%。其中,1456.4万户享受医保、扶贫保险缴费补贴,938.1万户实现县域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513.8万户实现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度精神障碍等4种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四、教育帮扶政策
建卡以来,有807.1万户家庭成员享受了学生资助政策。其中,学前教育儿童资助273.6万人,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营养补助621.2万人,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191.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103.9万人,国家助学金275万人,国家助学贷款85.8万人,雨露计划学生160.7万人。
五、危房改造政策
建卡户住房保障得到充分保障,其中建卡以来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有626.2万户。其中:修缮加固危房186.6万套,改造危房360.9万套,集体公租房、幸福大院改造危房78.7万套。
六、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建卡以来,累计建立扶贫搬迁户207.7万户。搬迁后,建卡户享受后续帮扶政策。
七、社会保障政策
截至2020年9月底,1109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覆盖,73.9万人纳入农村特困人员帮扶覆盖,3844.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金1017.0万人。八、残疾人帮扶政策
建档立卡以来,有家庭成员享受过残疾人帮扶政策的建档立卡户338.3万户。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261.0万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171.3万户,其他残疾人补贴覆盖82.0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覆盖46.1万户,贫困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210.5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32.1万户。
九、其他帮扶政策
建档立卡以来,享受过生态扶贫政策的建档立卡户1111.3万户。
建档立卡以来,享受过资产收益扶贫政策的建档立卡户944.5万户。
截至2020年9月底,借过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户521.1万户。
普查结果表明,符合各专项帮扶政策享受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基本享受过该项帮扶政策。
注释:
[1]国家贫困县,包括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享受片区政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7个市县视作国家贫困县进行普查。
[2]除明确标明时点或时期的数据外,本公报的数据均为普查登记时点的数据,或为建档立卡以来至普查登记时期的数据。第一批普查登记时间为2020年7月至8月,第二批普查登记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
[3]本公报中数据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4]“产业帮扶政策”包括多个分项帮扶政策,可多选,至少选择1项视为享受过产业帮扶政策,各分项政策户数之和可能大于总项;对于各分项帮扶政策,无论整户或户中有几人几次享受过,均按1户统计。享受“就业帮扶政策”“健康帮扶政策”“教育帮扶政策”“残疾人帮扶政策”情况均按相同方法统计。
[5]“在项目资金、实物等帮扶下,独立发展产业”,指通过项目资金(如扶贫专项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不包括小额信贷等信贷资金)、实物(如鸡、牛、树苗、鱼苗等)等帮扶,独立发展产业。
[6]“获得信贷资金扶持”,指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扶贫贷款、产业扶贫贷款等金融帮扶发展产业。
[7]“公益岗位”,指结合中央及各地方的扶贫及就业政策,统筹财政资金和村集体资金创设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
[8]“扶贫车间”,指以促进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为目标,以园区企业承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链接、农村能人带领等多种形式,主要设置在乡镇(村),组织建档立卡户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的生产加工点。
[9]“参保缴费补贴”,指政府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缴费给予补贴。
[10]“县域内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指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费用报销只需去一个地方办理。
[11]“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由乡镇卫生院医师、护士及乡村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贫困患者开展签约服务。
[12]“雨露计划”,指国家对贫困家庭子女参加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给予家庭扶贫助学补助。
[13]“其他残疾人补贴”,指除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之外的残疾人补贴,如扶残助学补贴、就业创业扶持资金等。
[14]“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指为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消除家庭障碍,满足自住生活需求的设施改造。
[15]“生态扶贫”,指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等,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以达到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扶贫模式。
[16]“资产收益扶贫”,指各级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