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19智慧树创业管理期末答案,智慧树创业与管理姚飞

来源:投资网作者:柴佳音

"近日,在B轮融资中,足总被确定由经纬负责."有企业家向中国投资网爆料。

被问及细节时,他表示,“经纬是我们的A轮投资方,将是我们本轮融资的独家FA。”

对此,投资网首先进行了核实,知情人士表示,“经纬是做FA业务的,有独立的团队。”然而,“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做了一年了。”

不过,经纬中国很多知名被投资企业和业内FA人士都对投资网表示,“不知道。”

“我并不惊讶。”一位知名PE机构投资者告诉中国投资网。“近年来,股权投资行业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风投机构向前、向后延伸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其中,投资者所指的延伸方向主要包括前端种子基金、FA和后端PE。

“总是要先攻后守。”前述知名PE机构投资者对投资网表示,“VC不会愿意原地踏步。”

VC向前看

“有一次被基金拉去谈项目,对接的人特别恭敬。我觉得很奇怪。到达后,我坐在一个挤满人的房间里。搭档说,你教我们怎么做FA。”一位资深足总从业人员向中国投资网透露。

她认为,风投机构自身项目FA的核心矛盾在于FA费用的收取和项目估值的计算。“例如,估值的确定很容易导致与后来进入的机构产生利益冲突。”

中国投资研究院院长郭立波认为,矛盾的另一面是VC生态圈的有机构建。“从VC的角度来看,做FA业务其实是很少见的现象。如果一个组织这样做,它应该与其资源禀赋相一致。我认为这也是整个VC生态系统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郭立波说,“就头部的VC机构而言,目前大家都在做生态圈建设。尤其是对于投后管理,也做得越来越充分。”

同样,普华永道中国华中私募基金业务集团管理合伙人曾表示,“基金经理越来越强调价值创造的重要性。他们不满足于单纯充当‘资金提供者’的纯金融投资者角色,更愿意帮助企业连接行业资源、实现发展,成为提供增值服务的深度参与者。”

“风投、新龙脉基金和赛博坦都有FA业务。头部PE机构多做FA业务,如中信建投、中豪资本等。”前述知名PE机构投资者向中国投资网披露。

就经纬中国而言,在郭波总裁看来,其FA业务的拓展是其近年来做VC生态圈能力的输出。“因为做FA,一是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投资机会,也可以为资金的回笼提供很好的帮助。”

在中国投资网近期对VC和PE机构的采访中,“投后管理”成为各大机构的热词。可以看出,在这个时间节点,帮助企业募集资金再帮助资金回笼的能力,对于VC和PE机构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VC和PE本来就是战略投资。“业务延伸背后的原因是,他们越来越依赖一个行业的深度种植。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对行业的周期和现金流会有更深的了解,对资源的掌控也会更强。利用这些优势,组织的业务可以覆盖FA、VC、PE,甚至并购。”前述知名PE机构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网表示,“核心是机构希望实现从战略基金到产业基金的转型。”

他认为,VC和PE机构的业务延伸可以看作是“有趣的连锁效应”,“我

们说VC不赚钱,其实PE很多时候更是眼看着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只能研究好一个行业,对这个行业向后看,然后VC向前看。”


争做“最早”


VC向前看的另一步伐,迈向了种子基金。


2018年,红杉中国、GGV纪源资本等几家头部VC机构,先后宣布设立种子基金。


2018年8月,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第一次提出了“红杉要成为顶级高成长企业最早和最重要的投资人”,将可以量化的“最大外部股东”改为定性和更具有价值内涵的“最重要”和更难做到的“最早”投资人。


在某种意义上,设立种子基金可以理解为红杉对自身发起的新一轮挑战。而从试图更接近“最早”的角度来看,红杉成立种子基金的动机亦不难理解。


“红杉做种子基金其实也是在完善创业生态。另外,现在企业估值越来越高,机构不往前端走的话,确实也不是很好投。”国立波院长表示。


前述知名PE投资人相信,“这是VC生态圈的一种进步”。因为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种子轮投资是被VC机构所忽视的。


早年间,VC Founders Fund合伙人Brian Singerman曾撰文论述为什么大VC对种子轮投资缺乏兴趣。核心原因是“因为没好处。”


他在文中提到,VC通常从基金中按年抽取2%作为管理费用,再从这笔基金的利润中抽取20%作为分成,后者才是VC更看重的收入来源。


一般而言,1美元的基金最终可提取15-20美分管理费,但如果基金翻了两番,VC就能抽取40美分的分成。因此,一个好的GP如果想为LP带来更大回报,进一步让自己获得更可观的收入,必须让基金获得3-5倍于基金的回报。


“大VC(基金规模一般在4到10亿美元)由于基数过大,如果再去投资初创公司的种子轮投资的话就不太容易实现这一目标。”Brian Singerman说道。


然而,“机构到了一定规模就不会只着眼于短期收益”,前述知名PE投资人告诉投中网。


国内VC机构开始把眼光放得长远。


“我们往前面走,往前面布局,这样可以一直跟我们的连续创业者保持一个很紧密的关系跟感觉,然后再来后续的资金安排,可以让我们一直跟投,然后下注,是这样的商业模式。”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谈到设立种子基金时提到。


因此,前述知名PE投资人认为,“红杉、GGV们要覆盖的是投资全链条。”


后端吸引力


既然是全链条布局,一向最具影响力的后端既然也在受到VC机构的关注。


天使投资人退场了,VC机构也尝到了后期项目的甜头,它们相对早期项目具有低风险、稳定回报的优势。”前述知名PE投资人对投中网分析称。


根据私募股权管理人统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均明显高于创业投资基金。在基金数量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创投基金的4.45倍,在规模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创投基金的9.36倍。


早期投资市场对新入局的VC机构并不友好。


“新的VC机构募资确实比较难,又面临LP不积极、市场宏观环境不好等问题。而知名机构随着时间增长和品牌的积累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下,它们可能会更愿意做一个中后期的Deal。”他说道。


因此,目前,中国的VC、PE以投中后期为主。CVSource数据表明,2018年在VC/PE市场中新募集的VC、PE基金主要以成长期基金居多,天使投资其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及募集完成规模上远远少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创投基金数量和规模远少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天使及天使基金又远远少于创投基金,早期投资少,导致了早期创投项目融资难,对创新创业起到了抑制效应。”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飞曾在投中第12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上表示。


因此,有VC机构合伙人相信,当前时点下,相比于向后端PE发力,VC生态圈向前端延展的意义似乎更大一些。


他对投中网分析称,“资本市场上,后端的吸引力是长期存在的。只是现在时机相对成熟,更多VC机构开始了这样的试探。而VC向前端延展才是真正市场成熟的体现。”


那么,这样的变化对于VC机构意味着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他思考了几秒,说道,“机构的核心优势一定要做得很深。否则,新的闯入者会在瞬间夺走我们原本拥有的一切。”


作者更多原创:


星巴克式焦虑|投中网|连接人、信息与资产

狂砸400亿,许家印造车终有日?|投中网|连接人、信息与资产

960亿美元债务危机,两大金主怨声连连:“孙正义化”的软银劫难袭来|投中网|连接人、信息与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