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滴滴打车案例,滴滴创业案例分析

最近几个月,滴滴频频获奖:CEO程伟刚获抗疫民营经济先进个人奖;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主办的“2020人民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暨第十五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颁奖典礼”上,滴滴还获得了“社会责任奖”。

那么,滴滴靠什么屡屡获奖呢?在追问的背后,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滴滴这个实际上还是个少年的创业企业,早已承担起社会责任,无偿推动社会就业、扶贫、公益事业。

01 就业:那些改变命运的滴滴司机们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万达、苏宁等企业凭借巨大的就业量获得“社会责任奖”。滴滴也是如此。

滴滴创造就业的背后,有很多改变命运的滴滴司机。

40岁的李师傅来自河北省赤城县,他有六个家庭成员,包括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除去父母的医疗费用,光两个孩子每年的教育支出就达到6万元。但是,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只有种地和打零工,经常缺钱。

2017年,李师傅借了9万元买了一辆新车跑滴滴。几年来,他不仅还清了贷款,还通过滴滴平台月入1.5万元。现在收入稳定了,他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费了。他觉得幸福,觉得生活很向前。

滴滴平台的数据显示,近六成的贫困司机家庭有5人以上。81.3%的司机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平台就业收入是部分建卡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关数据显示,滴滴在2019年带动了超过1360万的灵活就业机会,其中760万直接创造了灵活就业岗位,包括超过700万的网约车司机、超过20万的代驾司机和1.4万的榜约车运维人员。生态周边有3000多家租赁公司,滴滴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600多万相关灵活就业机会。

在滴滴成立八周年之际,程维表示:“滴滴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灵活用工平台之一。如今的滴滴不仅是一种商业和商业模式,也是很多人的收入来源。对于司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来说,这个收入可能是下个月的房租,买米油的钱,孩子的学费。我们必须了解司机师傅辛勤工作背后的压力。”

02 公益:那些被雪中送炭的救助对象

滴滴也在尽力为司机提供保障。截至2020年7月,滴滴设立的司机关爱基金已帮助200多个司机家庭,累计金额超过500万元。为了多方面增加司机收入,滴滴还在春节期间向全国司机发放了3亿“春节坚守奖励”。

在重要的社会事件和时刻,也有落差。

比如江西发生洪灾时,滴滴公益为江西6个县区提供了救灾物资,帮助1.2万余人缓解灾后生活困难。仅2020年,滴滴成立的One Foundation就支持One Foundation救援队在12个省市开展了99次救援行动。

比如在一些山区幼儿园,一些参与公益的志愿教师住在村里,一个人回家要半个小时。这些老师会拿出微薄的收入给孩子买衣服和衣服,给他们热饭。2020年,滴滴公益项目向教师捐赠交通补贴,还让青桔摩托车下乡服务教师最后一公里。

此外,2020年初,武汉因疫情关闭,公共交通停止。滴滴率先组织成立武汉医养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接送服务。此后,滴滴先后在北京、南京、郑州、厦门等15个城市成立了医疗保障团队和社区保障团队。滴滴还设立了疫情肺炎专项保障基金,为确诊或隔离司机提供300元/天的住院治疗

贴和最高50万元保障金。对于司乘的安全,滴滴也颇为周到,推出网约车防护膜,投入1亿元为司机免费安装,搭建车内“安全舱”。


这些,都让滴滴的司机们感受到了安全感,也让社会感受到来自滴滴的关爱。


而在滴滴的扶贫案例中,还有更为动人的故事。程维曾经讲到过一个故事:“产品经理去了农村,研究他们的出行问题,回来以后告诉我,他在当地碰到一个老奶奶等车去县城,她等了一个下午,车还没有来,如果天黑了车还没来,她就回去,明天再来等。这是现在很多农村的状况,要去县城只能搭车,要等一天。我们在投入力量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不是一件有商业模式的事,我很骄傲。”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滴滴实行了“青桔扶贫行动”。行动的第一站落在陕西佛坪,目的是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便利度。滴滴分批捐赠600辆共享单车,也带动了当地运维等就业群体。目前,该计划已推广到河北赞皇、安徽颍东、甘肃古浪等县,还将向山西、贵州、广西等省区的贫困县推广。


03 总结:创业企业担起社会责任实属不易


尽管滴滴已是众人皆知的独角兽企业,但终归来讲,其仍然还是一个创业型企业,一路过来也只有8年而已。但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讲,不可谓不大,也实属不易。


程维在内部讲话中也反复提到:“滴滴早期是快速发展的公司,但今天必须是承担责任的企业,不能只思考自己,要为司机、用户、社会承担责任。”


滴滴尽管还是少年,但在社会责任感的担当上已是一个成熟的企业。也唯有更多地站在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的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可以做大做强,做优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