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回升。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那么今年基建的增速能达到多少,GDP会提振多少?本题目根据最新资本数据计算。
摘要
在1,、和基建明显恢复,行业差异较大。,第二季度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率反弹至-2.7%,明显高于1-2月。即使换算成同月,也已经连续三个月为正。然而,各行业的复苏情况却大不相同。基础设施投资恢复最强的行业是电、热、气、水的生产和供应,尤其是电、热生产恢复最为显著;交通运输、仓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没有恢复到去年的增速,特别是上半年航空运输业投资大幅减少40%,拖累了交通运输和仓储。
在2,、和地方财政主导基建。,城乡公共设施、水利、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行业,地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90%,地方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由中央政府主导。具体来看,今年各省重点投资计划中的基础设施投资仍是重点。大部分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占30%以上,甚至6-70%的省份;今年地方专项债券投资基础设施的比例也明显上升,特别是新基建。截至7月底,新增专项债券投向基础设施的比例超过60%,是去年的两倍。
根据我们的测算,3,、和基建增速能到多少?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比去年增加1.9万亿,推动年增长率回到10.6%,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将达到18.8%左右。如果考虑抗疫专项债券,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提高2-4个百分点。按照基础设施投资10.6%的增速,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将拉动名义GDP增长2.0个百分点,其中传统基础设施仍是主力军,将拉动1.2个百分点;然而,新基础设施的吸引力也在显著提高。今年,广义新基建将拉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个百分点,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
1
基础设施明显恢复,行业大不相同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已回升至-2.7%,比1-5月份下降3.6个百分点,比最差的1-2月份下降27.6个百分点。换算成同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自4月以来连续3个月为正。5月份同月增速升至8.3%,6月份短期下降,但也是6.8%。
上半年,分行业来看,基建投资中回升最为强劲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不仅由负转正,甚至达到了18.2%。5月和6月的月度增速已经达到近30%,远高于去年4.5%的水平。特别是用电、产热恢复最为显著,扭转了近三年的负增长,同比高增长19.3%,其中风电工程建设领域贡献最大,同比增长152.2%。
具体来看,交运仓储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还没有恢复至去年增速水平。,运输仓储主要受航空运输投资拖累,上半年下降40%,6月同比增速仍为-21%。水利管理行业投资表现较强,但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行业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投资相对较弱。
2
地方金融主导基础设施


具体来看,一方面,各省重点投资项目中基建投资是重点。截止7月底,全国有26个省市公布了重点或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其总投资计划规模约50万亿,年度投资计划规模也有10万亿,较去年增加了约1万亿,其中基建投资仍是重点。
从基建投资金额来看,多数省份年度投资中有3成以上投向基建,其中新疆和广东占比最高,均超过6成;从基建项目数量来看,也同样如此,多数省份基建项目占比超过3成,尤其是青海、新疆和湖南等均在5成以上。同时,我们发现,各省年度投资计划增速与基建投资增速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


另一方面,地方专项债投向基建的比重在明显上行,尤其是新基建。从新增专项债来看,18-19年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土储和棚改,二者占比在6-7成左右,今年则主要投向了基建领域。截止7月28日,新增专项债投向基建的比重超过6成,较2019年提升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中,投向传统基建的比重超过4成,投向新基建的比重也大幅提升至21%,而19年仅3%。

3
基建增速能到多少?
那么,在基建边际发力的背景下,今年基建增速能到多少?从基建资金来源来看,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以及自筹资金是基建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三部分贡献了9成以上资金。因此,这三部分将是未来主要发力方向,尤其是贡献了6成资金的自筹部分。
进一步来看,自筹资金包括政府性基金(含专项债)、城投债、政策银行金融债、铁道债、PPP和非标等,考虑到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地方隐形负债监管难松、铁道债相对平稳、PPP增量放缓、非标继续萎缩,自筹资金的主要依赖将是专项债。

基于我们对融资端的具体测算,今年预算内资金投向基建的规模大约在3.0万亿左右;专项债投向基建的规模大约在1.9万亿;政金债投向基建的规模大约在0.8万亿;国内贷款投向基建的规模大约在3.4万亿。(在前期报告的基础上,根据最新资金数据对各项来源资金进行了重新测算,具体测算方法可参考报告:《并没有“基建潮”》)
总的来看,基建投资规模相比去年将增加1.9万亿,可以推升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10.6%;同时,考虑到上半年基建增速(全口径)为-0.07%,那么,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将达到18.8%。

此外,今年新增了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根据财政部6月发布的《关于修订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可知,抗疫特别国债主要投向18个领域,其中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建设以及旧改等12个基建领域。因此,如果再考虑特别国债投向基建的资金的话,2020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达到12.2%-14.4%,2020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达到21.7%-25.6%。

基建投资或将拉动名义GDP增长2个百分点。根据支出法测算,2018、2019年基建投资对名义GDP的拉动分别为0.4和0.6个百分点,如果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升至10.6%,预计拉动名义GDP增长1.95个百分点。
进一步来看,考虑到今年会对新基建有所侧重,参考往年基建投资的结构,我们假定今年狭义新基建占比升至1%,广义新基建占比升至20%。那么,今年狭义新基建将拉动名义GDP增长约0.12个百分点(去年几乎为0);而广义新基建(含狭义)将拉动名义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去年为0.2个百分点)。相较而言,传统基建仍是稳增长的主力,对今年名义GDP增长的拉动在1.2个百分点左右。

风险提示:中美问题;新冠疫情;经济下行;政策变动;新基建测算是基于PPP项目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抗疫特别国债对于基建的投资比例可能存在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