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商标纠纷的诉讼仍处于胶着状态,但无论是中国运营商华彬集团,还是红牛品牌所有者泰国天丝集团(以下简称“泰国天丝”),都在利用这一差距,加快各自的布局。
在两家红牛肉搏战的同时,红牛的竞争对手也抓住了合适的时机,准备瓜分市场蛋糕。功能饮料的市场格局充满变数,大战在即。
天思投资10亿加中国
5月19日,泰国腾讯宣布,未来三年将对其在华业务进行一系列投资,投资总额为10.6亿元。
具体包括深化中国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在中国设立新的代表处,建立国内团队,扩大新的生产基地,在集团下推出更多新产品,从而扩大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
据了解,作为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泰国天丝决定在北京怀柔区设立新的生产工厂。
据泰国腾讯网报道,在过去的半年里,其旗下的红牛安乃基饮料和进口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两款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覆盖24个省市的227个城市,并迅速扩张。天思集团也在国内注册了新公司,以便在未来进行创新,推出更多新产品。
除了加强在中国的业务投资,泰国腾讯还聘请了原华彬集团总裁王睿。在他的带领下,红牛安南吉进入了华彬红牛的核心站点北京超市,与他展开了肉搏战。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告诉蓝鲸财经记者,泰国天丝红牛安耐吉添加了西洋参,其口感难以与华彬红牛相媲美,因此引进了进口红牛。但是这款产品没有警察战术单位,只能是维生素饮料而不是功能饮料,进口红牛的成本比较高。因此,泰国天丝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将直接激发渠道信心,有利于中长期发展。
华彬推多个品牌对抗天思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之王,红牛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直到华彬集团和泰国天丝因为品牌之争陷入诉讼拔河,红牛似乎才追不上。
据了解,商标纠纷爆发后,华彬集团推出“战马”产品,并有意将其资源向新产品倾斜。据红牛经销商介绍,华彬曾经将两款产品深度捆绑,试图通过红牛的渠道和影响力辐射战马产品。
据统计,2016年红牛销量降至221.8亿元,2017年红牛销量目标也降至160亿元。
朱指出,由于商标纠纷,华彬集团有意放弃此前专注红牛单一品牌的策略,采取双品牌运营,这也是相对稳妥的打法。
红牛似乎在经历了短暂的痛苦后正在恢复。华彬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品类销售额约241亿元,同比增长6.2%。功能饮料板块实现销售额236亿元,其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年销售额约223亿元,同比增长5%;沃玛能源基维生素饮料销售额达13.3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大增突破。
华彬快消品集团总裁战璐表示,2003年以来,随着国内GDP和饮料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功能饮料行业迎来了12年的黄金发展期,随后进入了蓄势调整期。华彬快消品要审时度势,积极进行多元化、国际化的战略布局。
而且,华彬否认马是红牛的“替代品”,并表示2020年华彬的快速消费品一定会以功能饮料为主导,将保持红牛功能饮料在中国的绝对龙头地位作为其运营和市场工作的核心,有节奏地推动马品牌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最终形成多品牌协调联动发展的局面。“通过对接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战马已经与红牛饮料明显分离,这让华彬功能饮料年轻了一把,
在红牛商标之争期间,多个品牌都在抢滩功能饮料这块蛋糕。2019年4月,今麦郎发布了两款能量饮料,天豹牛磺酸能量饮料和神麻火麻能量饮料;2019年3月,盼盼集团上市了豹发力能量饮料;2018年7月,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了F6能量饮料;2018年4月,伊利集团上市了焕醒源能量饮料。
除此之外,红牛的竞争对手东鹏特饮、乐虎、体质能量、魔爪也在虎视眈眈,功能性饮料的市场份额也在悄然变化。
最直接的受益者可以算是东鹏特饮,据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东鹏特饮营业收入分别为28.4亿元、30.4亿元、42.1亿元,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2.96亿元、2.16亿元和5.7亿元,即短短三年时间,营收几乎翻一番。
一位接近企业的业内人士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东鹏特饮今年一季度业绩逆市上扬,增幅26%,主要是由于广东地区复工复学相对较全国要更早;疫情期间全国高速免费,以及企业提出的促销政策带动销售所致,这在疫情的大前提下增长十分可观。
今年4月,证监会官网披露了东鹏饮料首发上市招股说明书。业内普遍认为,一旦东鹏饮料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将借助资本力量迅速壮大,有可能在未来对红牛形成威胁。
此外,达利食品旗下的乐虎的具体数据并没有在财报中透露,仅表示2019年增速有所放缓,按照2018年的销售额来看也已达到了30多亿元。
朱丹蓬表示,华彬红牛仍然稳坐功能性饮料头把交椅,江湖地位暂时无可撼动,其次是东鹏特饮和乐虎,体质能量、战马分别为10多个亿的体量,依次排序。
至于天丝红牛,据红牛安奈吉代工方昇兴股份证代季小马对媒体表示,目前红牛安奈吉已经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之列。
财报显示,昇兴股份的前五大客户中2-4名销售额在1.7亿元-2.6亿元,从包装罐体的费用由此不难看出,红牛安奈吉已具有一定规模,但还远远不到能与红牛抗衡的地步。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