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携程内部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成立公司、无线业务、全球化是携程的三大事业,这也是携程今天成功的关键。就第三次创业而言,携程更注重服务的标准化和本地化,而不是商品的标准化,希望通过互联互通实现更具包容性的业务全球化
1999年,互联网开始在中国经济史上书写自己的传奇: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如火如荼;专注于即时在线聊天的腾讯OICQ正式上线;在杭州的一所房子里,马云和他的朋友创立了阿里巴巴。如今的知名企业家,已经看到了一根网线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从不同角度开始了互联网创业。
今年,被未来称为“携程四君子”的梁建章、戚迹、沈南鹏、范敏,创立携程,从互联网的角度切入旅行领域。那一年,注册用户只有784人。
20年后,携程拥有4万名员工,全球会员约4亿,年交易额超过7000亿元。
时间就是风。外界可能会在疲软的一年更加关注携程,携程是靠互联网时代开启的“东风”升至榜首的。但对于“携程四君子”来说,在一次次的市场风暴中挣扎求生、突围,或许是更有价值的资产。
携程内部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成立公司、无线业务、全球化是携程的三大事业,这也是携程今天成功的关键。
第一次创业:
老鼠水泥
1999年10月,携程第一个代码诞生。酒店预订成为携程最早的业务。当时携程只公布酒店预订电话等旅游信息。即便如此,“老鼠水泥”模式对传统旅游市场的转化能力早已显现。
当时市场上的出行需求多为商旅,大众出行主要依靠旅行社。旅行费用高,订酒店和机票都很麻烦。
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市场中,能够显著增强信息对称性的商业模式显然大有可为。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携程业务员们用汗水换来了公司业务量的首次快速上升。一线城市的机场旅客、写字楼的白领、高星级酒店的居民几乎都收到了携程卡。凭借这样的“笨功夫”,携程很快成为国内酒店分销行业的第一。
酒店预订业务取得快速成功后,携程再次开始进军机票领域。当时,电子客票在美国的使用量超过了纸质客票,但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电子客票还是陌生的。在携程早期的机票业务中,客户需要致电携程进行预订通话,运营商人工将收集到的需求传真给代理商,再由代理商开具发票发货。
2000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电子客票,携程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力推广。后来携程终于签下了电子客票代理合同,很快从二级代理变成了一级代理,从一级代理变成了上海最大的代理。到2002年,携程的机票预订网络已经覆盖了中国35个城市。
此时,携程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企业。2003年,携程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第二次冒险:
无线服务的兴起
21世纪前10年,公众出行需求快速增长。借助于此,携程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携程并不是唯一享受时代红利的公司
="6595506813351761156" mention-index="0">艺龙、去哪儿等平台先后崛起,成为携程的主要竞争对手,在不知不觉中,携程已经开始落后了。2009年,正值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前夜,艺龙和去哪儿更早察觉到这一趋势,开始大力布局线上业务。相比之下,体量更大的携程推出无线应用的时间晚了不少,而且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呼叫中心模式。商业路线的偏差很快在业务数据上显现出来,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携程净利润等多项核心指标连续5个季度下滑。
携程必须改变。
2012年初,“携程无线”成立,成为独立于携程酒店、机票、旅游和商旅4大业务板块的单独业务。2013年,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更进一步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线上,无线业务开始被视为事关携程生死的“二次创业”。
在梁建章看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必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这种产品思维的指引下,携程无线客户端除继续提供酒店、机票业务外,还加入了境内独家线路查询、景点门票预订、目的地攻略、火车票业务等内容,开始走资源整合路线。很快,移动端成为携程的核心预订平台。2013年8月,携程移动端酒店预订交易占比峰值突破40%,超过携程PC端和呼叫中心的订单占比。
在移动互联网的变革大潮中,携程后程发力,快步疾走,成功追了上来,并再次成为引领者。
第三次创业:
高品质与全球化
在不久前举行的携程20周年庆典上,梁建章提出了携程未来发展战略“G2”,即高品质(Great Quality)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
梁建章表示,在高品质方面,携程将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在全球化方面,携程将建设全球化的产品、供应链、服务和品牌,培育和吸引全球化人才。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携程就已经开始了全球化步伐。
机票是携程全球化业务的开端。相比于国内机票业务,国际机票分销规则更为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机票代理权限标准不一。针对这一情况,携程先组建了熟知国际机票业务的团队,然后再通过建设后台系统、梳理代理规则、改善产品设计等举措逐步推动全球化战略落地。至2016年,携程国际机票业务与2013年相比增长已超过10倍。
并购是携程快速提升全球化水平的重要手段。2015年,携程投资英国航空整合平台Travelfusion公司;2016年1月,投资印度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MakeMyTrip,并于今年8月进一步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2016年12月,携程投资英国旅游搜索网Skyscanner。
至此,携程“第三次创业”历程正式开启。
最近,携程在日本东京启用了最新的海外呼叫中心,这也是携程继苏格兰爱丁堡和韩国首尔之后,在海外运营的第3个呼叫中心。
在携程CEO孙洁看来,相比于商品的标准化,携程更注重服务的标准化和在地化,并通过互联互通实现更为包容的业务全球化。
“只有更在地化,才能更全球化;只有服务好全球客户,才能让人们更好地认同中国服务。携程在海外提供服务的逻辑是,找到当地服务的痛点,用当地雇员去满足用户最细致的服务需求。从更广阔的角度看,携程正在用好服务积累下的好口碑继续与竞争者拉开差距。”孙洁说。
统计显示,近年来,携程海外用户比例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用户占比已经高达45%。同时,得益于子品牌的海外布局,其海外平台月度活跃用户量已经达到1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