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项目找到了一条通往罗马的捷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亚栋评论道。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试点项目重大科技任务“合成气制混合醇及万吨/年制柴油工业示范”、“合成气制高级醇Co-Co2C(钴-碳化钴)基催化剂的创制及其万吨级装置评价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高碳醇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用于合成增塑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和许多精细化学品。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医药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说。
目前,高级醇市场价格为每吨1.5万元,全球年消费量约1500万吨。随着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高碳醇市场年均需求量超过200万吨,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长期以来,国际主流的高级醇生产方法——变革性洁净能源的原料和工艺技术为高级烯烃的加氢甲酰化
石油加氢所用的原料国内无法生产,由于“比方说,人们日常使用的洗发水,就来自高碳醇。”,及相关下游产业也严重受限,高级醇产量无法扩大。
面对这样的困境,科学家们一直在思考,中国缺油但富煤,有没有可能直接用煤生产高级醇?
今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工业试验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连续72小时催化剂性能考核。在装置负荷为30%的条件下,合成气总转化率大于84%,甲烷选择性小于6%,醇/醛总选择性大于42%。
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合成气生产高级醇的钴-碳化钴基催化剂获11项发明专利,属于原创技术,指标先进,适用性强,位居国际领先水平。专家建议加快全流程工业示范装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