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答案超星吧 全球创业观察把创业企业

为解决就业问题,让毕业生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省内高校纷纷推出“云就业”创新举措,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云桥”,确保“零”工作距离,不耽误就业。

  线上搭桥 就业服务“不打烊”

疫情防控期间,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暂停了用人单位的线下学生手续、咨询和现场招聘活动,转而在“云端”举办了几次线上招聘会。毕业生可以在线与人力资源部互动,招聘公司也可以主动发起面试,实现安全便捷的“在家找工作”。

据长春中医药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2月以来,学校为毕业生举办了多次“线上视频双选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深圳等全国省市的数百家用人单位参加了会议,为毕业生提供了上万条就业信息。通过双选会,2000多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双选会意向。

吉林大学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发布毕业生需求信息,开展网上招聘,通过网络完成双选会和合同签订,与省市人社部门沟通,组织本地优质企业和学校就业中心共同开展网上双选会。3月18日至20日,首届2020届毕业生网上招聘会举行。近千名参会人员提供有效岗位信息6万余条,毕业生在线提交简历1.8万余份。4月16日,2020届毕业生重点基地单位网络招聘大会召开,近200家企业参会,毕业生在线参观1.6万余次。

技能提升 平台指导不停歇

省内高校除了主动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招聘求职外,还通过就业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免费开放的课程,满足学生在线自主学习需求。同时开展在线职业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寒假期间,东北师范大学启动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整合各种资源,每天为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通过自主研发的在线AI响应系统和教师在线试用微平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提供保障。

依托未来足迹平台、巨星课程平台、中新瑞科就业创业直播平台,吉林大学为学生提供40余课时的“就业指导”在线课程,保障《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正常教学,积极有益地探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此外,还搭建了“云签约”一站式就业统计服务平台,完善了毕业生资源信息管理、校园招聘管理、简历投递管理、就业签约管理、毕业生就业计划管理等模块,可提供全流程在线就业服务,确保毕业生通过手机完成从信息获取到在线签约的全流程。目前平台注册毕业生16955人,注册用人单位10000余家。

长春中医药大学已在线授课1040小时,推送精品在线课程78门,启动一对一就业咨询预约服务。同时,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医药行业院校、“丁香英才”、东北医学院协会等合作,搭建多元化的线上招聘服务平台。目前拥有相关“云平台”的企业3960家,注册学生13360人。

  精准服务 求职帮扶不掉线

各高校在积极探索就业渠道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重点地区毕业生和有实际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就业援助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这些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对湖北籍毕业生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及时了解其就业进度。目前,这些学生的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0%。对于家庭有实际困难的毕业生,主要采取保人的工作模式,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信息推送、重点推荐。学校还成立了“空中就业创业指导队”,组织开展线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培训,保障有就业创业问题的学生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找到相应的老师24小时获取解答。

长春理工大学进一步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对这些学生建立档案,逐一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和主要困难,做到“一人一策”,从信息渠道、就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帮扶,优先为这些学生推荐和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为这些毕业生提供就业资金,为37名湖北籍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有效缓解了他们的求职和就业过程

的经济压力。截至6月下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已有313人就业、273人升学,就业率达到74.65%。


  吉林大学对经济困难、湖北籍和少数民族毕业生群体中申报就业困难的学生安排了专班跟踪帮扶,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学校就业中心还建立了官方毕业生求职微信群,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在线解答学生疑惑,针对公考意愿学生免费寄送工具书等。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