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在夏邑县城关镇三元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三位老人推着一位瘫痪的老人走在自家门口。瘫痪的老人,司贤亮,现在已经87岁了。他的脸上整天充满了红光和精神,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熟悉她的村民说:“一个瘫痪的老人能有这么高的生活,这么好的精神,对儿孙都很孝顺。”
2001年秋天,67岁的司贤亮在家里做饭时,突然感到头晕,瘫倒在床上。幸运的是,他的二儿子易及时站了起来。看到母亲歪着嘴歪着眼睛躺在床上,她无言以对。她非常惊慌,一边打120,一边通知远在北京的大哥易。“当年,由于早期发现和及时住院,老人转危为安。但是,脑血栓引起的偏瘫是不可避免的。”8月1日,从北京回来照顾母亲的易说。
老人瘫痪了,七个姐姐轮流照顾他。每个家庭都尽力让老人过得舒适。65岁的易通常住在北京。为了照顾老人,她每年都要回老家两三个月。我在妈妈床边搭了一张小竹床,日夜守在妈妈身边。老人虽然不会说话,但还是想陪老人聊聊天,聊聊外面的新鲜事,这让老人歪着头笑嘻嘻的。他每天给老人拉屎倒尿,坚持每天给老人洗两次澡,每天换尿布,刷大便桶。每天推着妈妈出去散步,用小推车晒太阳。通常,参观人数最多的地方是附近的长寿文化广场,因为县城里有100岁以上老人的照片,司贤亮喜欢看。
二儿子易经常站着给老人讲故事。说话就唱歌,让司贤亮笑个不停。57岁的王淑梅是司贤亮的第二个儿媳妇。在照顾老人期间,她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王淑梅说:“通常,老年人喜欢吃红薯馒头、油炸馒头、饺子和馄饨。不管怎样,她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候找红薯叶,我就跑得远远的。”有一次,老人想吃清蒸野菜,王淑梅不顾蚊虫叮咬,冒着酷暑,在玉米地里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老人吃得很开心,但她因为中暑住进了医院。她还每天给老人按摩,缓解长时间坐卧带来的不适。
2020年6月,老人司贤亮突然生病,上气不接下气。在县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悄悄把易拉到一边说:“老太太不工作了,没效果。”他们只把老人拉到当时村委会刚建的四个房间,也就是专门用来做白事的房间,他在那里住了十几天。大儿子伊万李和几个兄弟姐妹轮流照顾他。也许是他们的爱让老人舍不得离开,老人死而复生。当易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医生时,陈医生激动地说:“这么多年没有在实践中听到这样的事情,真是个奇迹。”
良好的家风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每年节假日都是易站在一个家庭里最忙的时候。不管年轻一代有多忙,他们都会回家聚在一起帮老人洗脸、泡脚、剪指甲。家里有85口人,他们很幸福。
这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用十年的孝道,诠释了人间大爱,用团结和谐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来源于【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身份证: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