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旺旺创业者如何把握机会 创业者创业机会

随着“双创”的深入,两岸青年在大陆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台资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希望能帮助这股创新创业热潮。

11月4日,旺旺集团推出“太阳之星双创计划”,这也是全球首个“文化创造者”培育计划,希望通过“互联网文化创造美食”推动具有文化创意特色的多元化创新,培养全球华人青年成为“文化创造者”。

对于作为传统生产型企业的旺旺集团来说,面对互联网时代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积极尝试。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未来将选择十个创业项目与旺旺集团组建公司。旺旺集团将为其提供风险投资,并以股权奖励优秀团队,成为优秀的新创企业。

投资亿元培养“文化创客”

“文化制造者”的概念是发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和产业内涵,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创造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产品,推动当地产业的创新升级。

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朱纪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旺旺一直坚持‘自我’文化,即一切都在看自己,能够突破自我、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发挥自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的根基不变。我们希望文化创作者也能有这种‘自我’精神,通过创业平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这次创业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海峡两岸的学生,与以往的创意大赛不同。这一次,我们希望把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资金和产品资源,从创意到落地,都拿出来,给年轻人提供最大的帮助。我希望激发年轻人的活力。”朱纪文说。

为支持年轻人创业,旺旺计划投入超过1亿元,支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孵化团队分阶段联合成立公司,聚集孵化器、基金、互联网、渠道等合作伙伴,不断拓展平台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更大舞台。

旺旺集团首席运营官蔡表示,旺旺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推出了一系列孵化计划,以选拔、培养、实践,让年轻人切实参与到创业体验中来,从中挑选真正有准备的创业者,逐步实现青年创业的梦想。

1亿元资金怎么来怎么用的问题。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朱纪文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旺旺集团及其合作伙伴将在项目通过选海阶段后,共同投资支持产品落地。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将根据具体项目而定。可行性和盈利能力是确定的,没有投资上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邀请专家通过一系列的选拔、培训和实战,选出真正有准备的企业家。同时推出21期“文化Maker公开课”,计划邀请各省市50位Maker导师陪伴您学习成长。

将挑选十几组创业团队与旺旺集团组建公司。旺旺集团将提供风险投资,从科技股到完全控股,用股权奖励优秀团队,让创业者白手起家,成为优秀的新创企业。

台湾省科技大学副校长、新北中小企业服务集团文创分公司负责人陈表示,“台湾省推动创意创业已经有十年时间,但台湾省学生有很多创意想法,但实施的比较少。原因是创业开始到开花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行业的可持续性更大。Sunstar计划利用工业的力量让创业精神开花结果。”

创新创业带来传统行业转型契机

来自山东蓬莱的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田春英计划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参与其中

就参加了由旺旺集团主办的金犊奖广告创意大赛。她也因为这次大赛获得了不错的工作机会。在2014年返乡的时候,田春影发现老乡家的很多水果卖不掉,她决定辞职回家和四姐妹一起创业,把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用互联网思维帮助家乡父老推广农产品。


田春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年参加金犊奖比拼的是创意,而太阳星双创计划是将原来的创意扩展到整个执行阶段,是实实在在的创业,你要自己去运营、创意、包装,要有详细的计划,然后结合社会趋势,去运营一个自己的创业公司。”


成立于1962年的旺旺集团本身是一家传统型企业。在互联网大时代,传统生产型企业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对企业进行互联网化转型也是旺旺集团的急需的解决的难题。旺旺支持两岸年轻人创新创业也是基于传统行业的瓶颈寻找突破口的尝试。


太阳星双创计划将基于旺旺的七条生产线为主体,包括饮料、米果类、牛奶糖类、软糖类、米面类、燕麦粥类、酒类,鼓励创业团队结合地方农特产品以及文化特色进行创新创业。


朱纪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传统行业的转型是活动的最终目的,比如把产品的诉求通过数字化营销推送给目标客群,建立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形象。基于七条产品线创新并不是给产品做小改动,而是希望带动希望从里到外的大变革。”


朱纪文认为,旺旺作为传统企业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旺旺拥有的资金、市场、研发能力、生产设备是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所没有的,我们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硬件条件。我们寻找的创意创业并不完全绑定在旺旺集团内部,不是集团体制内创业,而是希望创业者能够创立一个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