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电销兔app,悬赏兔

文丨熊宝包

图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国近些年来野猪泛滥,超过600万头野猪到处祸祸,让美国人苦不堪言。

这个问题在不过和澳大利亚百年“人兔大战”的辛酸史相比,和美国还是小巫见大巫。可以想象,毛茸茸的、可爱的、可爱的兔子,让澳大利亚头疼了100多年吗?甚至让澳洲“谈兔色变”。

和野猪在美国繁殖的原因一样,澳大利亚野兔泛滥也是因为好事者把兔子带了过来.

英国殖民者,闲来无事打野兔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在历史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也是英国流亡者囚禁的地方。1788年,一艘护送囚犯的英国船来到澳大利亚。除了被流放的囚犯,船上还有一些兔子。

这些兔子主要用于繁殖和食用。在农民的控制下,兔子没有扩散。然而,一个爱好狩猎的英国殖民者,打开了野兔泛滥的“潘多拉魔盒”.

澳大利亚野兔——的父亲托马斯奥斯汀

1859年,英国殖民舰队来到澳大利亚船上的物品中有24只兔子,其中包括12只穴兔和5只欧洲野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兔子不是用来养的,而是用来打猎和给人玩的。

这个人,托马斯奥斯汀,是一个热爱打猎的英国殖民者。到达澳大利亚后,他发现没有适合他的猎物,于是他请人给他带兔子来。

经过简单的饲养,托马斯在自己的农场里释放了这些野兔骑着马猎杀兔子来消磨时间。令他惊讶的是,欧洲野兔像天堂一样来到这里,没有天敌的存在,野兔们都高兴疯了.

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托马斯的农场里有超过10,000只兔子。这些兔子到处打洞,逃出农场,蔓延到距离方圆100多公里的土地上。

然后,事情失控了。

nd-color: #FFD05E; --tt-darkmode-bgcolor: #E8BD55;">繁殖能力超强的野兔,很快就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畜牧业、农业造成严重威胁。


百年“人兔大战”拉开序幕

简单提一下,雌性兔子有两个子宫,能同时怀孕;一年生多胎,平均一胎能生4只左右所以说,兔子简直就是行走的“繁殖机器”。


让它们泛滥那还得了?是真不得了,所以澳大利亚人快被野兔折腾崩溃了。


根据数据统计,从托马斯农场逃走的野兔以一年130公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1890年,仅新南威尔士州的野兔数量已达3600万只;1907年,野兔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澳大利亚,全国野兔数量超过100亿只


当时的世界人口也不过20亿左右


澳大利亚意识到事情不妙赶紧采取措施,除去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六次“围剿”外,他们之前一共有过五次野兔大围剿,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第一、二次围剿——猎杀与悬赏

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官方并没有意识到野兔泛滥的问题而是一些农场主自发进行猎杀野兔的活动,通过布网、堵洞、诱捕的方式绞杀农场周边泛滥的野兔。然而效果并不明显,捕杀的速度完全跟不上野兔繁殖的速度。


随着“兔灾”越来越严重,19世纪末期,澳大利亚官方终于注意到这件事情1887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悬赏25000英镑寻找可以消灭野兔的方法。


远在法国巴黎的生物学家巴斯德,接下了这个悬赏。让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带着他自己几年前刚研究出来的鸡霍乱菌来到澳大利亚,试图用细菌消灭野兔,然后又失败了。


第三次围剿——修篱笆

经过前两次的失败,澳大利亚政府突然想到一个原始的笨方法:“既然杀不光野兔,那就干脆拦着它们。”


于是1901年,在澳大利亚政府的推动下,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修篱笆工程”破土动工准备在西澳大利亚建立一条从斯塔威辛港到沃勒尔当斯的隔离带。


野兔围栏示意图


不过篱笆修起来之前,已经有很多野兔突破封锁往东边蔓延。于是澳大利亚干脆往后又多修了两条,三条篱笆总长度加起来超过3000公里


修篱笆工程历经7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却不理想。首先,野兔会打洞;其次,很多大型动物,比如袋鼠等会破坏木质篱笆,再加上风吹雨打,部分篱笆变得形同虚设。


拦野兔的篱笆


尽管到现代,这些篱笆已经升级成了铁丝网,但几乎没有阻挡野兔功能了。


第四次围剿——生物武器

澳大利亚的本土捕食者袋狼和澳洲野犬,虽然是肉食动物,但它们更喜欢袭击牛、羊等不那么灵活的动物,野兔最高可达72公里的奔跑时速,对它们来说太快了。


澳洲野犬:有小绵羊吃,为什么要费劲巴拉抓野兔


本土已有的捕食者不能捕杀野兔,澳大利亚就引进了狐狸和一些野猫。结果很尴尬,狐狸和野猫虽然会捕食野兔,但在澳大利亚它们有更好的猎物——慢吞吞的有袋类哺乳动物


最后的结局就是,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本土珍贵的有袋类动物,不得不又花了一笔钱去消灭引进的狐狸和野猫……


呜呜呜……狐狸好可怕的


第五次围剿——化学武器和细菌作战

到了20世纪,屡次失败的澳大利亚开始尝试“投毒”动用空军朝野兔泛滥的地区投放毒药和化学药剂。这个方法很有效果,野兔死伤无数。


然而这招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投毒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他野生动物也跟着遭殃;而且部分毒药还随风传播,污染附近的农作物和水源……然后,澳大利亚政府放弃了这个方法。


被消灭的野兔


20世纪50年代左右,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引进了一种病毒——粘液瘤病毒它主要依靠蚊虫传播,对当地其他的物种和人没有影响,但野兔感染后致死率高达80%-90%


兜兜转转几十年,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武器”。粘液瘤病毒很快就被用到了野兔身上,并迅速传播。1952年左右,澳大利亚野兔有超过80%的族群被消灭。


被消灭的野兔


澳大利亚人似乎看到了“人兔大战”胜利的曙光,万万没想到的是——野兔进化了存活的野兔很快就进化出免疫力,野兔感染粘液瘤病毒的死亡率下降到40%左右。1990年,澳洲野兔数量恢复到6亿只。


正在进行的第六次围剿——中国出手相助

针对野兔产生的免疫力,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始从其他各国引进病毒,比如1997年引进的RHDV出血病毒也一度消灭不少野兔,然后幸存的野兔只用了4年的时间,又进化出RHDV病毒免疫力


找来找去,澳大利亚终于找到了中国,中国拿出了“兔杯状病毒”。根据十几年的结果来看,中国的兔杯状病毒“除兔”效果最好,前景也十分广阔。或许,这一次澳大利亚终于要打赢这场持续百年的“人兔大战”了。


后记

自从人类成为地球的霸主之后,在改在(破坏)和重塑自然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能力但改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人类又无力去解决;比如物种入侵、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等等


兔兔那么可爱,烤了吃多香


过去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人类已经试图去弥补。但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更加敬畏自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