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地图集
激发消费潜力 驱动产业升级
“双11”见证实体经济加速复苏
天猫30分钟成交额破3723亿元,超过去年全天,昨天20点实时成交额破4674亿元;截至昨日14时26分,JD.COM“双11”订单金额突破2431亿元;小米全渠道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昨天,“双11”进入第二波销售高峰,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纷纷刷新纪录。
“双11”无疑是买买买的狂欢,但它远不止是消费的狂欢。从商家到消费者,从外贸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直播生态到物流体系,从线下商业到技术支持,从国内到海外,人们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特殊背景下消费的热度和动力,这也让“双11”这个“延伸版”更有意义。
创新驱动,开拓消费新潜力
“199,我要看199”;“现在是凌晨2点,你为什么不去199上班,你懒吗?”11月1日0时,全球首个双11快递直播上线。在本次“云监工”直播中,菜鸟无人仓中编号为“199”的机器人成为“明星”。它在无锡仓库24小时工作,有1000名同伴,每天在双11向消费者交付85万件商品。
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小镇漠河,来自京东的快递员荣垂珍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就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0点半甚至更晚。在今年的“双11”中,京东物流系统在消费者支付了首付款后就开始备货,最终货款到账后就可以立即发货。昨天,漠河的消费者在支付最后一笔货款后六分钟收到了荣垂珍的口红。成千上万的县和城镇24小时开放。截至11日,京东物流已实现93%自营订单24小时送达,92%区县、83%乡镇消费者可享受24小时服务。
“收货是消费的活力,发货是行业的动能。”订单的持续涌入与生产线上的商品和农村土地上的农产品有关,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11月1日至11月11日0点35分,天猫累计成交额过亿元品牌达到342个,超过去年双11的299个品牌,贫困县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74%。截至11日14时30分,JD.COM平台2万个品牌的成交额翻了一番。
数智化“反哺”实体经济
“太疯狂了!”第一次参加天猫“双11”促销的浙江义乌泽西小商品公司总监方浩,11月4日凌晨加开3台机器,厂内13台机器昼夜运转。在第一波销售中,方浩为天猫“双11”准备的100万件商品全部售罄,其中包括一款淘宝C2M(反向定制)定制羊毛胶,一口气卖出了20多万件。
“双11”备货季期间,工厂忙得不可开交,中国制造业迎来新一波增长。
“工厂的员工都跑去厕所了!”重庆李文卫生纸厂今年首次参加“双11”,负责人杨青非常激动。据她介绍,工厂18套设备24小时赶工,月生产能力1.5万吨,成品1.5亿包。从10月31日开始,几十个售后团队通宵加班。“一个客服每分钟接待四五百人。每个人都像鸡血。第一次感觉自己在战场上。”“双11”第一天,他们就卖出了1000万包纸巾。
顺德小家电产业突破1亿元,义乌小商品产业突破1亿元,南通家纺产业突破1亿元,川渝生鲜产业突破1亿元.11月1日零时至11日12时,2020年天猫“双11”诞生了102个成交额过亿元的产业带,其中10个产业成交额过亿元。
工厂制造成为共创,电商大数据成为传统制造业的智慧“外脑”。这种变化正在成为常态。在美的位于佛山顺德的生产线上,一台智能保鲜冰箱正在某工厂成型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今年“双11”是观察后疫情时代新场景、新消费、新业态等商业生态结构性变化的窗口。从供给方面来看,未来会有更多有业务的行业开放
字化转型增长的新赛道。全球共振,出口进口双火爆
往年人们习以为常的增长曲线,在今年疫情大背景下,更显难能可贵。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生产生活正常化,也让“双11”消费季成为特殊时期里全球商家抓得住的橄榄枝之一。
俄罗斯牛肉坐着火车再换货轮赶来了,蔻依、万国、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牌全球调货……在全球疫情与世界经济仍然面临不确定性时,中国数字经济活力与内需潜力吸引海外品牌加速入华,寻求新增长。今年,有2600多个新品牌、120万款进口新商品通过天猫国际首次参加“双11”。11月1日至11日中午12时,天猫国际进口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47.3%,其中180个海外品牌成交额过千万元,816个海外品牌成交额过百万元。
海外消费者也沉浸在“双11”购物狂欢季中。手机镜头前,商家主播用中文对着观众进行直播,另一端消费者的手机屏幕上,主播的话已经自动翻译成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字幕。
今年,报名参加天猫“双11”的速卖通商家数量增长超过30%,商品数量增长超过60%,国内备货仓的出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上百倍。速卖通联合菜鸟紧急准备了300架包机,“双11”期间共配备15条航线,保障国内优选仓的商品做到“10日达”,把中国好货更早送到海外消费者手中。
今年通过速卖通参加天猫“双11”的海外商家数相比去年增加3倍以上,当红歌星泰勒·斯威夫特、超模米兰达·可儿、湖人队传奇球星“魔术师”约翰逊等海外巨星纷纷加入淘宝直播,“双11”已成为一场真正的全球消费狂欢。(记者 孙奇茹)
责任编辑: 徐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