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首发企业正式开市交易。
开市第一天,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只股票“吸金吸睛”,平均涨幅超过200%,部分股票在尾盘上涨近3000%后上演了令人难忘的快速跳水一幕。相比之下,创业板的平均换手率不到60%,相对较低。
以收盘价计算,部分新玩家签一个可以赚7万元。此外,券商和风险投资机构也喜气洋洋,受益匪浅。
对于开市首日的市场表现,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表示,18只创业板股票上市表现符合预期,暂时盈利仍是稳中有升的业务。部分个股在尾盘极短时间内大幅上涨,但成交量处于相对低位,说明热钱再利用的交易规则肆意挑动市场,是极其恶劣的行为。因此,在新的交易规则下,机会和风险同比增加,这对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散户追涨跌停的做法也不会奏效。
首批股票高开大涨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开启后,首批18只个股早盘高开高收,最低涨幅43.1%,10只个股涨幅超100%,最高涨幅1061.42%,平均涨幅212.37%。18只股票主力资金净流入11.05亿元,占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总额20.09亿元的55%。此外,首批上市公司平均成交额为12.78亿元,平均换手率为59.17%,平均市盈率(TTM)为75.31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晓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上市公司整体表现非常亮眼,甚至超出预期。”与2009年科创板第一批企业增长139.55%、创业板上市第一批企业增长102.4%相比,首日涨幅显示18家企业增长良好。
叶晓洁继续分析,从首日换手率来看,18家企业平均换手率为59.17%,而2009年科技创新板第一批企业的换手率为77.78%,创业板开盘交易的换手率为88.97%。可以看出周转率比较低。一方面,限售股不能交易;另一方面,投资者可能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卖方不愿意交换筹码。
“对比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开盘交易所发生的大规模破发现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开了个好头,为后续改革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叶晓洁指出,此外,从今日盘面来看,上证指数和科创50指数的表现相对较弱,这说明沪深两市、创业板和科创板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IPO红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18只创业板股票的上市表现符合预期。这是玩新红利的延续。这仍然是一项稳定且有利可图的业务。”
第一批企业的集体成长,新投资者“听到了赚钱的声音”,首日的强势也给了市场信心。就涨幅领跑全场的N康泰而言,与发行价10.16元/股、收盘价118元/股相比,中奖号码有3.28万个。每一个中奖号码可以认购500股,投资者只要中了第一个标就可以赚53900元。
打新牌的投资者更加兴奋。发行价18.79元/股,开盘涨超100%,盘中两次临时停牌,最终涨743.27%,收报158.45元/股。中奖号码有13394个,每个中奖号码只能认购500股。以收盘价计算,投资者只要拿下第一名,就能赚到6.98万元
.61%,市盈率(TTM)为113.27倍。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N康泰在尾盘极短时间内出现异常波动,最高涨幅接近30倍,但是交易量却处于相对低位,说明是游资再利用交易规则肆意搅动行情,是极其恶劣的行为。”
沈萌直言,这也说明创业板注册制虽然已经尽量堵塞各种漏洞、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制度缺陷,因此应加大对这类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正常权益。
叶小杰向记者解释,“相比于原先的交易规则,创业板注册制下的现行规则更有利于市场各方充分博弈,发挥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由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因此对于券商的IPO定价能力将带来一定的考验,如果定价不合理,就有可能重演新三板精选层破发的情况。”
叶小杰提出建议,涨跌幅限制上调为20%,这既这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放大了市场风险,以往通过少量资金作为杠杆进而带动散户接盘的“游资打板”模式将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交易规则下,机会和风险同比增大,因此对于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散户追涨停板的做法也将难以奏效。
板块存量股票或受冲击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情绪高昂,但是创业板存量股票的“感受”也备受市场关注。涨跌幅放宽至20%,对A股市场流动性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
“创业板注册制的顺利启航将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国版注册制的推行始于科创板,而创业板则是存量板块中第一个启动注册制改革的,其实践经验将为中小板和主板等其他板块的改革提供直接的借鉴依据。因此,创业板注册制此番取得开门红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叶小杰告诉记者。
对存量创业板企业有何冲击?“创业板涨跌幅放宽,上市五日不设限会在未来增加创业板股票的波动性。对于存量创业板企业会在未来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冲击主因来自于未来上市数量的增加,分散了流动性。”盘和林告诉记者。
针对后市行业分化影响,盘和林直言,后市创业板将继续对新股保持一定的热情。但对于价值投资者,“新股上市晾三年”,因为新股溢价太高,限售股将在未来对市场造成长期压力,投资人不宜追高泡沫,但可以积极打新,直到IPO红利完全消失。
关于投资者应该注意的风险方面,在叶小杰看来,对于创业板存量企业而言,注册制的推行将加速分化。实行注册制以后,一方面企业IPO相对更容易,另一方面差企业退出也快了很多。在优质企业获得更高估值的同时,绩差企业退市进程也会不断加速。在当前资本市场“零容忍”的市场氛围下,投资者尤其需要关注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远离问题企业,改变以往“炒小炒差”的模式。

券商、创投喜迎利好
创业板注册制下,券商机构和创投机构将获益颇多。
18家首批发行企业承销及保荐费用为12.71亿元,涉及14家保荐机构,龙头券商保荐数量领先。其中,中信建投保荐的项目最多,共有3家;其次是中金公司和国金证券,保荐数量各有2家。东方承销保荐、光大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联合、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民生证券、华龙证券、东莞证券、国都证券、东兴证券各有1家。
截至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已经受理365家拟IPO企业。就保荐机构而言,头部券商和部分中小券商存货数量可观。《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获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保荐项目家数分别是29家、27家,排名第一、第二;国信证券保荐22家拟上市企业,华泰联合、海通证券分别保荐18家、15家;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保荐项目均为11家。中小券商项目储备数量尤为瞩目。民生证券、国金证券、长江保荐的保荐项目分别是23家、18家、12家,安信证券、东兴证券保荐项目均为11家。
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开闸,给“退出无门”的本土创投带来了“资金回流”的渠道。今天,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对于上市企业背后的创投机构而言,再次意味着“退出盛宴”机会。不过,在注册制之下,一二级市场价差的缩减,赚钱的思维和方式也要改变。
记者发现,在N圣元和N回盛两只新股背后,均出现早期投资人深创投的身影。N圣元招股说明书显示,深创投持有N圣元3.94%股权比例,且通过浙江红土、泉州红土、厦门红土等8家控股公司总共持有N圣元13.7%股份。
记者查询N回盛招股说明书获悉,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深创投直接持有N回盛7.12%股份,深圳红土、湖北红土、武汉红土系深创投引导设立的专业投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是4.95%、4.27%、2.97%。
记者 朱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