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上班,领导就在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我看了标题:“一个结构工程师不满足于现状,想创业。结果,他欠银行75万申请破产。不要误以为平台是他自己的力量!”好家伙,一看这个标题就是一个藏在字里行间的带刀毒鸡汤,但是因为好奇,我还是用一种卑微的方式看着这个结构工程师的悲惨经历,到底是不是那么悲惨。
图形无关
如果你不看,你会震惊的。原来,文中的主角梁先生是国内第一位获得“个人破产”荣誉称号的玩家。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他不满足于现状。19年,他进入了红海中已经被扼杀的蓝牙耳机市场。努力,结局可想而知。十个企业家死了九个,一个勉强活着。梁先生既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也没有雄厚的背景。自然,他已经碰了鼻子和积压的产品。不算没卖出去的那几个,我还欠银行大概75万的欠款。当我担心明天的饭从哪里来的时候,我得知我可以申请个人破产保护。如果获批,虽然75万本金要还很多,但至少不用还银行的高额贷款利息,这是合理的。于是梁先生申请破产,承诺三年内还清75万欠款。被批准后,他只能回到老本行,重新成为荣耀。
图形无关
领导转发这样的文章,自然要打我们。用他惯常的话说,“你们这些小绵羊习惯呆在温室里。你怎么知道外面社会的残酷?如果你真的睁着眼睛辞职,那就在外面等着狼吧。没骨头渣的时候,别怪我没提醒你!”结合梁先生在本文中的经历,是有理有据的。别提那几个平日里抱怨最欢的同事立马闭嘴,再也不敢得瑟了。
相信不仅仅是我,设计圈的大部分朋友都看过这个报道,那么这件事就来说说,是否如领导所说。
图形无关
我们来看看梁先生创业失败后的财务情况,负债75万,账户存款3.6万,公积金不到5000,没房没车,但是月薪2万。关键点来了。月薪两万的结构工程师真的是我们土木工程圈里玩泥巴搬砖的结构工程师吗?众所周知,在勘察设计行业,我们钱多责任少。即使注册结构工程师,月薪2万也不容易。为了验证我的怀疑是否正确,我搜索了其他行业的结构工程师,却不知道电子计算机、机械专业等也有结构工程师。如果看别人选择的创业方向,估计是电子建筑结构工程师的概率很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梁先生这个结构工程师和我们勘察设计的结构工程师是完全不一样的。
图形无关
说起个人创业,真的很辛苦,也很冒险。以我自己为例。我有过拿了注册证后创业的想法。如果不成功,至少有证书收入的保障,这样我家就吃不上饭了。我认为我是一个“聪明诚实的工薪阶层”。我既不会溜马,也不会作弊。像我这样的人创业风险极高,一辈子都被高估了。最后,他们还是老了
要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没有比较就没有坏处,就像做结构工程师一样。即使梁先生创业失败,欠下一笔巨款,他还有2万元的底层工资。如果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我们勘察设计行业的结构工程师身上,估计他欠了这么多钱,如果他想在3年内还清,那就只能拿货了。为什么呢?你不能依赖你以前的工作!带着这样的想法,那些有创业梦想的同事是不是又在默默的开CAD了?
图形无关
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称赞“个人破产”的保护机制,它给了更多有创业梦想的人一个机会,让他们一旦失败,就永远无法翻身。所以,未来小成本创业还是可以尝试的,但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要让自己陷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