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就业创业知识竞赛 江苏大学生就业政策

“最江苏”导读

“十三五”期间,江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回顾过去五年,江苏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份,牢记为全国探索道路的职责使命,打造创新驱动的发展引擎。创新成果涌现,创新活力持续生成,创新源泉源源不断,为江苏省率先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坚实支撑。值此“十四五”新征程,“大江苏”推出年度专题:回顾“十三五”江苏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安全之策。“十三五”以来,江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就业工作和劳动者收入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持续提高工资的良好局面。

就业优先,就业政策更加积极。江苏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帮助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和就地转移就业,实施结构调整失业人员就业专项帮扶计划。此外,就业援助制度已经得到改善,以确保至少有一名来自贫困家庭的人就业。

促进全民创业,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江苏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引领创业、农村创业富民、城市失业人员促进创业、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四个行动计划”,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职创业。“十三五”期间,江苏推动生存型创业向发展型创业转变,打造“创业江苏”品牌。

政策更加积极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现在我主要是做食品包装工作。基本工资每天70元。此外,还有绩效工资,多劳多得。”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宿迁兴义瓜子有限公司忙碌的村民周觅说:“工厂离家只有10分钟左右,照顾家庭,打工赚钱。”

就业是最大的生计。“十三五”以来,宿迁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就业工作。全市就业政策全面落实,企业就业得到充分保障,技能培训全面推进,重点就业群体得到全面帮扶。

在宿迁,越来越多的“在家就业”项目让人们增收致富的愿望得以实现,也为“稳就业”工作增添了砝码。

“十三五”以来,宿迁先后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关于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的通知》 0103010等一系列就业优先政策文件,不断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支持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规模,调整就业结构,促进就业。


常州金坛区人社局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继制定出台多个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助推高精尖紧缺人才集聚和因地制宜就业创业。


该区依托三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推进省级创业型街道(镇)、社区(村)、园区创建工作,开展“助您创业”为主题的创业技能培训“进街道(镇)、社区”专项活动,宣传创业扶持政策,营造浓厚创业氛围。举办金坛区首届“金创翼”大学生创业大赛,征集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34个,引导全区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全区举办创业培训班20余期,培训创业人员710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300人,创业带动就业5600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20人。


金坛区每周日和每月8日定期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会,发挥网站信息功能,实时发布需求信息,让求职人员与企业实时对接。2019年以来,开展退伍军人专场、青年就业服务专场及周末日常招聘等各类招聘会共95场,参会企业3562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


金坛区还积极举办人力资源公司与需求企业对接会,推动人力资源公司与该区规模企业、重点企业开展人力资源招聘、劳务外包、劳务派遣等方面的合作,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继续开展苏陕劳务协作,组织17家企业赴陕西举办6场专场劳务对接会,达成用工意向500人左右。组织17家企业分2批前往贵州省铜仁市开展人力资源对接合作,组织现场招聘、校园宣讲、协作洽谈,签订人力资源合作协议,为全区人力资源输入建立新基地。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江苏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配套衔接,坚持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规模、调整就业结构联动推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开发多层次的就业岗位,引导不同知识结构和就业技能人员自主择业、适岗就业,拓展劳动者就业空间。


创业带动就业


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2019年8月,江苏省人社厅公布了2019年度“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入选项目名单,南通市通州区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宋远岑的“存储主控芯片研发与产业化”和南通上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张鹏飞的“低温催化燃烧管的开发”榜上有名。


《江苏省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办法》由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制定,旨在进一步强化江苏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更大力度地吸引留学回国人员来江苏创新创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资助类别分留创项目、留创园和留创示范基地三大类。


通州区人社部门不断加大对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生活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不断加强“通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来通州工作,有力提升了该区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人才竞争力。2016年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共有9人获资助,其中A类1人、B类3人、C类5人,获奖层次和数量居南通首位,“通州留学人员创业园”2017年也成功获评省级“留创示范基地”。


“十三五”期间,江苏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重点推进大学生、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引进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四大行动计划”,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加快生存型创业向发展型创业转变,支持城乡劳动者创业50万人,带动就业250万人。


2019年6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在江苏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江苏提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创新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等18条实施举措,并制定重点任务分工表,明确主要内容和负责单位。


上述《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快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大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提高培训供给能力。建立和完善江苏终身学习学分银行,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互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业绩成果互认。


“十三五”以来,江苏着力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实施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专项培训项目,加强职业培训载体建设,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对接、技能提升与工作改善良性互动,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培养造就新型技能型劳动者队伍。


兜住民生底线


统筹重点群体就业


稳定了就业大局,就是兜住了民生底线。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工作是无锡市近年来的重要民生工程项目,通过建立“人员分类、服务分级、四级联动”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2017年以来,累计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09万人,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各类社保补贴超过15亿元。


无锡人社部门依托“金保”系统为每个援助对象建立援助档案,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精细化服务、全过程留痕。街道、社区人社服务平台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跟进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情况,听取援助对象的反馈意见,积极跟踪援助对象就业后合同签订、社保缴纳、岗位适应、工资收入、政策享受等情况。


与此同时,援助措施趋于精准,无锡从“大水漫灌”转向“ABC分级”——针对就业困难人员个体差异,制订援助方案,实现“精准滴灌”。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分类管理,通过打分将其分为A类(重点帮扶)、B类(需要帮助)、C类(及时关注)三类人员。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就业服务成果、给予企业社保补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鼓励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方式,实施“一人一策”重点帮扶。


江苏省政府2018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18项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上述《实施意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精准扶贫。实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支持其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鼓励其兴办家庭农场,按规定享受农业补贴政策。


江苏加大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农业技术、农村水利、扶贫开发、城乡社区建设、社会救助等领域购买服务的力度,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其收入参照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


统筹重点群体就业。江苏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创业和有序就地转移,力争转移比例超过75%。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创业和有序就地转移,力争转移比例超过75%。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落实企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政策,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为零。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江苏广电总台、中国江苏网、常州日报、南通通州区人社局网站、金陵晚报、江南晚报、新华日报、宿迁网


小编:张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