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陇西
来源|商业传奇
企业名称多种多样,有的与区位有关,如山东的魏桥、王喜;有的来自创始人的名字,比如步长、广汇等。有些意义深远,比如华为。
今天要讲的三家公司名字不一样,都是来自母校,包括对母校的感情。
如今,这三家企业的创始人都是亿万富翁,财富多的达到900亿元,财富少的达到680亿元。
最富有的三个人是谁?
1、毕业于清华,给企业起名“华清”
几个月前,一条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韦尔有限公司创始人荣将捐资200亿元在浙江宁波建设一所理工类大学,校名暂定为东方理工大学。威尔和大学的名字有什么关系?没关系。
但他创办的第一家企业叫北京华清兴昌科贸有限公司,毕业于清华大学。你刚刚是不是把清华这个词去掉了?
余,宁波人,1966年出生。他19岁被清华大学录取。他是一名1985级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Inspur集团做了短暂的工程师,然后跳槽到一家经销电子元器件的外资企业,6年后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查看显示,北京华清兴昌科贸有限公司于1997年2月2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2人,分别为于、这是余创办的第一家公司,现在已经注销了。
凭借这家公司,余开创了元器件业务,代表了一家世界知名半导体企业的产品,成为了中国的“芯片奸商”。
2007年,他在上海创立了韦尔股份。十年后,该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并于2018年收购了著名的芯片设计公司北京郝伟。于成为中国芯片首富。
此外,爱其查还显示,于还控制了一家名为青岛清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你是想感谢母校的好意吗?
清华大学的无线电专业被称为支撑中国一半的芯片。
相比之下,另一家企业老板更直接。
2、5位复旦毕业生创办“复星”
这家企业就是大名鼎鼎的复星。1992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在团委工作的郭广昌,和同样是复旦大学毕业生的同事梁新军一起辞职,创办了一家公司。当时公司名称为“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名字各取一个字。
nt-size:15px;">当年,他们通过为企业做市场调查等,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
1993年,又有3个学生物的复旦大学校友加入公司,组成来后的“复星五剑客”,当年他们将企业名改成“复星”。 对这个名字说法不同,有说是复旦之星之意,也有说“复”字取得复旦,“星”代表着汇聚英才之意,还有“复兴”之意。总之,让人一看就很容易联想到这是一家与复旦大学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
3位校友加入后,复星由此转型到生物制药、房地产等领域,很快他们又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如今的复星已经是一涉足多个行业的巨无霸,年营业收入超过1400亿元,旗下拥复星国际、上海豫园、复星医药等多家上市公司,郭广昌则是著名的资本动作高手。

2013年和2017年,范伟、梁信军先后离开了复星,谈剑是郭广昌的前妻,目前任临事长,退出了具体经营管理事务,只有汪群斌仍是郭广昌的得力干将。
但对于复星来说,复旦的印记是永远刻下了。
更巧的是,5个人都是浙江人,4人出生于浙江,谈剑祖籍浙江,在上海出生。

3、用母校老校长的名字作为企业名称
还有一家企业与上述两家都不相同,创始人是大学同学, 他们以母校老校长的名字作为企业名字。
这家企业就是隆基,创始人李振国、李春安和钟宝申,是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1986级同班同学。李振国是河南许昌人,12岁到西宁,钟宝申也是河南人。

上大学时候,他们就了解到兰州大学老校长江隆基的事迹。江隆基是我国老一代教育家,出生于190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到日本留学,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在新中国,毕生致力中国的教育事业,1959年担任兰州大学,正是他,将兰州大学带到黄金时代。
因此, 李振国等几位同学十分敬佩这位老校长,当时就立志,未来如果创业,企业名就叫“隆基”。
大学毕业后,李振国被分配到陕西一家工厂,随后又到西安理工大学校办工厂任单晶基地主任,2000年,他与2位同学一起创业,践行了当初的约定,将企业命名为隆基股份。
2012年,隆基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如今已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

去年下半年及今年初,隆基股份股价大幅上涨,在3月初发布的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李振国、李春安和钟宝申都榜上有名,其中李振国的财富达880亿元,成为陕西首富。
3位百亿富豪,创业之初给企业起名时,以不同形式与母校联系起来,体现了他们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你知道哪些企业名称的故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