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比尔盖茨创业故事简述 永辉创业故事

在中国黑客圈,有这样一位“大神级”人物,作为网络安全专家,在网络中捍卫正义,帮助企业发现网络安全漏洞,曾被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邀请为安全专家顾问。

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圈,有这样一个人,带着平台赋能的愿景,用ALL-in情怀创业了很多,试图打造一个云计算平台,赋能更多的人。

在中国上海的科创板,有这样一家公司,它是中国云计算第一家,也是中国a股市场第一家拥有不同权利的公司。上市当天市值翻了一番,尽管毛利率下降,但仍能走自己的战略发展道路。

他就是季昕华,中国第一代“红客”的代表,UCloud优客得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从从未接触过浙江农村电脑的普通男生,到上海第一家云计算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浪潮。从顶级黑客到安全专家再到企业家,是什么推动了季昕华

从自强不息的农村男孩变身顶级黑客

1979年3月,季昕华出生在浙江丽水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世纪80年代,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纪的父亲在他刚进入青春期时不幸去世,这让他从小就承担起了家庭责任。季昕华初中就开始打工挣钱,但奇怪的是这并没有耽误他的学业。1996年,季昕华以优异的成绩被同济大学电气自动化控制专业录取。

“我以前从未出过县,坐公交车到上海需要18个小时。上车前我问月经(她是我们家读书最多的人):‘红灯还是绿灯能走路吗?’我就是这样一个土里土气的人。"

进入大学象牙塔后,这个自称“土生土长”的人第一次接触到了打开新世界大门的——电脑。

"大学期间,我从早到晚都在电脑上工作."季昕华自学和听各种计算机课程的理论框架,为了节省网费,在学校网络中心兼职,从而过着3.1的简单生活。虽然外界无人知晓,但中国黑客史上的一颗未来之星已经开始疯狂成长并露出头来。

当时,季昕华没想到后来的经历,不过是一个受兴趣驱使的大学生。只要是电脑相关的内容,如果他不知道怎么学习,他会坚决克服任何问题。渐渐地,曾经不善言辞的农村男孩,终于在Modu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发声方式,编程,实验,与高手交流。“坐在电脑前,感觉如鱼得水”。

凭借着对计算机领域的热爱和相关领域知识技能的提升,他在过去的十年里迅速成长为来自华为、腾讯、盛大的安全专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络安全应急专家组”的四位民间顾问之一。

钟情于平台赋能的连续创业者

1998年,还在读大三的季昕华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的成就,他开始通过写作计划来赚取生活费。当时,计算机激发了他所有的热情。他的偶像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他在自己的车库里做计算机编程,成为世界首富。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季昕华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创业。从生活信息平台“Ala上海”复习网,到教育题库“诗艺。com”,再到与清华一群网友一起创立的研究漏洞的网络安全公司,季昕华想做的永远是一个平台。

他被一些因为学历低找不到好工作而被迫在网络上钻洞的黑客所触动,希望创造一种辅导模式,“我想做一家云计算公司,让每个会写代码的人都能在合法平台上赚钱”,同时让网络世界更安全。优客得也是云平台。

2012年,季昕华、莫险峰、华威在上海共同创立了UCloud优科德

/span>。8年后的2020年1月20日,优刻得(688158)在科创板敲钟,开盘当日收盘72.95元,较发行价上涨114%,市值达到300亿元,两周内股价一度突破126元,却猝不及防的遇上了一场疫情。


疫情里也有机会点,在全民居家隔离的寒春,远程办公、网课、外卖等等,迎来了对“云”的需求,一天中的各个环节和场景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优刻得支持着的身影。


“疫情期间每个老百姓都要用我们的后台云,早上起来先看一下国内外的确诊数据,丁香医生就在我这上面。早上要抢菜,不管是每日优鲜还是永辉超市,都是我们的客户。再往后小孩子上课,小黑板也是我们的客户。包括你要去上班,你要拿出健康码来,信通院健康码业务在我们这边。你上班用各种软件都在我们上面的,中午要吃饭点外卖,美团、达达是我的客户。你下午炒炒股,有些股票APP是我们的客户。玩玩游戏,网易游戏是我们的客户。直播也是我们的客户,像B站、快手等”,谈起平台上的客户,季昕华如数家珍。


季昕华深信未来云计算会成为在线经济背后的新基建。“我们认为本质上云和电是一样的,你不需要考虑电从哪里发的,是火电还是水电,你只要一按开关就能用。云计算我认为将会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也看到市场机会非常大。”


众所周知,云计算已经从2012年入局时的蓝海,变成了如今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中信云等各巨头扎堆的红海。无法与巨头们动辄上百亿的资金投入相抗衡,优刻得生存的机会在哪里?


季昕华认为,优刻得的第一个机会是中立的定位。UCloud中文名“优刻得”,专注云服务,不涉足用户业务,以“中立安全”为核心理念。


季昕华谈到,创业公司在展壮大过程中,难免会面引起业内巨头的注意,巨头的这种关注,有时是可喜的投资,但可能会是竞争的压力。“现在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敢只用一家云,包括阿里腾讯,也是一样的。”


创业公司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选的就是中立且“价廉物美”的云。“中立性是我们的第一个机会点。但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很好了解到,觉得我们会被BAT打死,但是其实我们有存在的必要性,市场有需求。”


在上海市杨浦区城市概念软件园,优刻得公司大厅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句使命:用云计算帮助梦想者推动人类进步。在市场定位上,优刻得也将目标集中于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和政府。让中国产品、中国企业“出海”也一直是季昕华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优刻得是业内第一家进行海外布局的中国云企业。“我们是第一个走出大陆,走向香港、北美、南美的,我们也是第一个走向非洲的。”截至目前,优刻得已覆盖全球25个地域,部署32个数据中心。



将黑客的逆向思维运用于企业经营

能够自学成为顶级黑客,不仅仅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季昕华的逆向思维。他总是能够从反常规视角出发,在看似常规之中发现非常规的问题和需求,创造行业机会。


2002年,季昕华加入华为,他解决了防止研发文档、源代码被窃取的需求,还创新的根据防治SARS的思路,提出了网络安全的隔离区。


创立优刻得后,他也在不断发现用户需求。季昕华在业内首先推出“安全屋”产品,搭建了一个“可信数据流通”平台,让数据所有方和需求方可以在互相不拥有对方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安全可控的分析。目前安全屋产品,已帮助厦门市政府搭建了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开放平台,并在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上海市大数据普惠金融平台等场景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在今年优刻得第二季度财报里,有一个扎眼的数字: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30.50%;归属净利润为-7693.59万元。这个普通人或许要避之不及、夜不能寐的数字,但季昕华却并不担心。


此前为了在国内上市(科创板尚未推出前),UCloud的目标是“在确保盈利的情况下把公司做大”。实际上季昕华也做到了:2017-2019年,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为7683.46万元、8032.33万元、2119.06万元。


上市后,减少了融资的压力,优刻得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到整个市场规模和未来战略发展上。


在季昕华看来,数字的变化很多时候只是战术。而真正重要的,并且能够把公司带到第一梯队的战略——比如扩大基础设施规模、加大创新产品研发、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


2020年8月14日,优刻得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的自建数据中心宣布封顶,8月18日,位于上海青浦的数据中心也开工了。自建数据中心这样的重资产,可以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大客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性价比更高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在新基建和5G的背景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在投资和布局未来。



四、看准云计算就ALL-in投入的建设者

季昕华是一个看准目标,就ALL-in投入的人。


从大学时,没日没夜、寒暑假都不回家地醉心学习互联网与计算机,到很多年后,在季昕华看准了云计算领域,决定自主创业却没有资金时,他的ALL-in精神还似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只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


云创业早期为了寻找融资,今天的CEO、COO和CTO三个大男人一起挤在100多块钱的小旅店,三个人也有迷茫的时候,想到了最坏的一步,索性把聊天群名改成了“云吞面”——“如果失败了,我们就回去卖云吞面。这与云计算也有关系,好歹都有一个‘云’字。”


“我找了很多的投资人,咖啡至少喝了1000杯了,还是没有人愿意投资。怎么办?”季昕华为了让公司生存下去,反复说服妻子,卖房。


季昕华的执着和笃定打动了妻子,她支持季昕华带着全部家当,继续ALL-in云计算这个行业。卖房创业的钱,帮助公司度过了难关,才有了今天的“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


季昕华坦言,因为他是全职全心全力的状态创立UCloud,这就决定了他们和第一第二梯队的其他云公司CEO的“打工者的身份”不同。


从同济到复旦、再到湖畔大学,季昕华一直在学习成长,创造需求解决问题。这些年,他总结出了三“力”: 首先要有“眼力”,关注用户需求,看得见趋势;第二要有“脑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向各类帮助自己成长的人学习;第三要有“心力”,要敢于面对挑战和挫折,并在压力中坚持不懈,不断成长。 这就是季昕华,一个不断奔跑着解决问题的追梦人,一个执着笃定的连续创业者,一个有情怀有创造力“红客”,一个云计算新基建的建设者。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