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消息(记者马遵义,来自沪台记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数据显示,新茶(俗称“奶茶”)用户中,60%以上年龄在26-40岁之间,33.8%的用户每周消费一次新茶,16%的用户每天消费一次。新茶逐渐成为中青年人的高频消费产品。
排队买奶茶很正常,但是有些奶茶店人特别多。据了解,自去年11月底以来,一场名为“奶茶排队群打暖场”的兼职招聘活动在上海各大兼职群体中活跃。每天11:30-19:00,兼职分两期,每期需要50人。
算一笔账,以每天60人的实际出勤为基础,价格从每人每天40元到80元不等。不考虑领队选拔,用人单位将花费5万元用于“奶茶排队组热身场”。
与想象不同的是,这家茶叶店“排队补场”并最终“收割”的目标群体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商。
13日,上海警方披露了上海首例“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该案利用假冒品牌奶茶投资网站,编造业绩能力,吸引加盟商骗取加盟费。
本案中,警方抓获金、王等90余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多家虚假投资网站,查获大量虚假授权文件、合同文件、话单、品牌奶茶等涉案物品,涉案金额达7亿余元。
去年5月,王女士在网上看到某知名奶茶品牌的广告后,萌生了加盟创业的想法。进入网站并留下联系方式后不久,客服人员主动打来电话,给王女士详细介绍了奶茶这个知名品牌的管理模式和盈利前景。一心创业的王女士参加了所谓的“入职培训”。“完全没有培训,就是一摞资料,奶茶的配方和比例,你自己会做。”王女士说。
但经过多次协商,客服以加盟名牌奶茶名额已满为由,向王女士推荐了一个名为“茶芝兰”的奶茶品牌。据客服介绍,“茶之兰”是与知名品牌同属一个集团的第三代品牌,并邀请王女士实地参观公司。
投资经理张热情承诺,加入公司后,公司会安排选址筹备、配送生产设备、供应原材料、提供运营管理、广告宣传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只要加入,就很容易盈利。因此,王女士支付了10万元的初始费用。加盟后,“全方位配套服务”完全没有兑现。“从之前到之后,三个月后就关门了。”王女士说。
王女士的投资打击了水漂。像许多加盟商一样,她打算通过诉讼索赔来挽回损失。就在不久前,松江警方来到她家门口,她突然意识到自己遭遇了合同诈骗。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支队队长姜敏说,这是一种“套路加盟”的手法。他说:“以每人每天40元到80元不等的价格,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冒充消费者,在茶店门口循环排队,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骗取加盟商信任。事实上,这些公司声称的专业培训讲师根本没有奶茶行业的经验。"
姜敏提醒,在投资加盟店时,不要轻信低投入高回报的广告。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他说:“作为商人,他们可能没有法律知识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很多商家最终选择民事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