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榕江县大石子社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车间里,一名员工正在培训网上蕨菜编织技能。
王炳真摄(人民图片)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普及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大力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目前如何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哪些成效?对此,本报进行了采访。
课程资源丰富
“在线职业培训平台有章节课程、视频课程、文档课程、直播功能。使用后觉得以上课程资源丰富,呈现形式多样,非常方便实用。”来自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综合培训部的程平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从去年年初就开始探索利用线上平台培养学生,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使用的“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是去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荐的54家职业技能培训在线平台机构之一。“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期以来,企业担心员工分心,各种技能培训无法开展。我们也非常焦虑。”程平说,“这个平台上线后,我们先开了两个试点班,学习人力资源经理、维修电工等一系列专业(工种)课程。教学效果很好,所以我们今天继续使用。目前,已开设92个班级,注册学生总数为4734人。”
目前,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平台最初的目的是服务企业、培训机构、院校,为广大劳动者学习知识技能提供优质内容资源,为自主学习、灵活学习打开窗口。”据中国职业培训在线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平台注册学员超过230万人,注册机构超过5万家,课程资源覆盖近百个职业。
解决工学矛盾
“线上培训最大的好处就是缓解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程平指出,很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都是企业的在职员工。线下学习经常和工作时间冲突,但线上学习时间更灵活。
同样使用“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的新疆昌吉市结诚职业学校校长桑玉宝也持相同观点:“我们的在线教学主要针对新学徒和短期技能培训的学生。根据这些学生的反馈,在线学习可以利用他们下班后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工作和学习,这让他们非常满意。”
桑玉宝告诉记者,线上教学特别适合学习理论课和公共课,而线下教学主要是实践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焊工课程总共160课时,我们安排了线上课程占40%,也就是64课时可以在线完成。其余的线下培训侧重于实际的面对面教学或技能操作培训活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为各类劳动者学习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
培育数字人才
在线培训也成为新专业从业者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钉钉职业技能培训在线平台也是54家职业技能培训在线平台之一。今年7月13日,全新的在线学习平台3.0版正式上线,聚焦新职业数字资源培养,旨在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近日,四川泸州古蔺县黄花中学教师彭龙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自学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黄骅中学是一所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学校,缺乏科学的数据管理系统。彭龙想为学校做一个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在当地找不到数据工程师。为此,他通过钉住在线学习平台自学低代码开发技术,先后搭建了43个应用,解决了教师查课、学生请假、健康管理等问题,打造了数字化校园。“第一次做应用花了7个小时,现在熟练多了。”彭龙说。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能的学习应该是低门槛的、面向大众的、包容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美甲总裁叶军表示,美甲还将推出数千万数字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将
data-gid="15803092" qid="6642429088197776654" mention-index="0">数字化管理师、数字化会计师、数字化人才管理、人事管理、低代码开发等数字化新职业人才纳入其中,帮助解决各行各业数字化人才短缺的问题。“数字人才对于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认为,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3.0版是职业技能提升基础能力建设的重大突破。通过该平台,可以极大地拓展培训对象的范围,帮助劳动者群体学到新职业技能,引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向数字化、平台化方向延伸拓展。(记者 李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8日 第 08 版)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