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中国区选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434家首店(含旗舰店)落地北京,比去年入驻首店数量多近250家,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按首店类型划分,全球首店2家,亚洲首店3家,中国(大陆)首店32家,北京首店397家。从品牌版图来看,434家首店中,中国品牌有360家,约占83%;国际品牌有74个,占比近17%。其中法国、意大利品牌13个,日本品牌11个,美国品牌9个,韩国品牌6个,德国、瑞士品牌3个,比利时、西班牙、英国、新加坡品牌2个,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印度品牌1个,法日、日意、美意混血儿品牌1个,中英联合品牌1个。
从业务分布来看,餐饮业态数量排名第一,共202家,占比46%;排名第二的是零售业态第一店,共134家,占比31%;还有餐饮零售一体化业务。休闲娱乐业务43家,生活服务业务36家,儿童培训业务18家,约占总数的22%。
从入驻区域来看,朝阳区首店数量达227家,占比52%,居各区之首;东城区和海淀区紧随其后,分别有70家和41家首店;西城区和丰台区位于第三梯队,分别有24家和21家首店。大兴区拥有17家首店,位居新城第一。
从商圈分布来看,87家首店落地三里屯商圈,49家首店落地国茂CBD商圈,两大商圈聚集了上半年北京30%的首店。其中,国茂CBD商务区最国际化,吸引了27家国际品牌首店。王府井、常颖和什刹海分别吸引了27家、22家和20家首店。
此外,随着西单更新市场、龙湖丽泽天街、北投爱琴海公园的正式运营,一系列国内外原创品牌和年轻时尚品牌相继出现。新兴品牌和传统品牌通过集合店、主题店、限时店、概念店等独特形式激发了自身的消费活力。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为推动首都消费市场国际化、品质化发展,北京将努力成为国际品牌集聚地和本土品牌孵化地,激发时尚消费和品牌消费,大力发展首店先发经济,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去年9月,北京市商务局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关于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的若干措施》(2.0版)的通知》,涉及北京市首个品牌店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帮助首个品牌店定位推广等6个部分12项内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张馨
编辑/范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