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丹东康师傅饮料经销商 饮料果汁招商代理厂家

半个月前,“啤酒集体涨价”的消息一度让不少爱“吹瓶”的男生勒紧了钱包。

不过,这可能只是相关餐饮行业迎来2018年春节前“涨价潮”的一个信号。这一次,善良大方、热情地在Logo中张开双臂的孔师傅,没有顶住压力。

近日,康师傅控股(00322)发出涨价函。香港),一家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引起了市场的涟漪。据媒体报道,涨价函显示,康师傅控股预计从2018年1月10日起执行新价格,康殷茶/汁系列涨价2-3元。

国家商报(微信:nbdnews)记者就上述信息咨询了孔师傅控股内部人士。那人说:

在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基础上,为了持续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康师傅对部分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代代相传和轻保养两个系列产品的建议零售价分别提高了0.5元。

该人士还表示,此次调价将于2018年1月15日起正式公布实施。但据国家商报(微信号:nbdnews)记者1月18日走访广州部分超市、便利店了解到,目前在售的“孔师傅”饮品尚未出现涨价情况,仍按之前价格销售。

涨价大都因为这件事

对于中国食品行业来说,涨价成为2017年以来的“主旋律”。除了孔师傅、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很多食品公司都通知了经销商涨价函,涉及到大沥美味、卧龙日用坚果等知名品牌。事实上,自2017年2月以来,涪陵榨菜、布尔加等食品企业就发布了调价信号。

昨日(1月19日),蓝鲸财经也报道称,康师傅的老对手,——统一中国(00220。HK),年初也向终端零售客户发出调价函,冰红茶、绿茶、冰糖雪梨、鲜橙均为调价商品。统一产品价格每箱提高1~3元,单品价格提高0.5元。自2018年1月23日起,价格调整有序进行。

记者注意到,近两天,康师傅控股和统一中国的股价均大幅上涨。

可以说,涨价成为今年食品行业的关键词之一。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告诉记者,2017年,中国整个快速消费品行业将保持上升态势。随着国家层面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一批产能、质量、信誉较差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这一次孔师傅发出涨价函,也顺应了行业被消费端逼着升级的大趋势。

至于这一轮涨价,大部分食品企业表示是因为原材料和白菜成本上涨导致的。达利食品在2017年半年报中表示,集团于3月底开始调整大部分糕点产品的价格,旨在提升产品的市场定位,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提高毛利率。但在一份调价通知中,两家公司也表示“今年(2017年),我公司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不断上涨,为了应对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因此进行了调价。

此外,白糖价格大幅上涨。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上半年,我国重点糖业企业白糖月平均销售价格呈先降后升趋势。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白糖价格持续上涨,12月份达到峰值,这一高价在今年上半年持续。

从本月6日起,国内

主要箱板原纸产品生产商玖龙纸业、理文造纸等先后宣布上调纸品价格。


记者注意到,2017年11月康师傅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修订物流服务以及纸箱采购的年度上限额。其中,物流服务供应商向康师傅控股提供物流服务的年度上限金额由2017年的2.17亿元提升至2.3亿元,由2018年的2.24亿元提升至5.42亿元。康师傅控股同时表示,由于中国纸箱纸盒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2017、2018及2019三个财政年度总供应协议下的原年度上限将会超额,因此分别对上述三年的上限额增加4.03亿元、5.85亿元、6.8亿元。



“提价倒逼转型”是否可行?

事实上,为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一些企业在提价的同时也通过推出新品、优化产品结构来应对。如达利集团于2017年7月份推出了10款产品、2大系列和33种规格的早餐糕点,进入早餐糕点市场。同年9月,徐福记旗下奇欧比品牌宣布升级为雀巢奇欧比,希望能以更国际化、更专业的巧克力品牌形象面对消费者。


而康师傅控股则在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表示,将继续巩固即饮茶的市场地位,通过巩固长青产品带动新品健康快速成长。同时,2017年康师傅控股也通过推出果茶产品意图进一步开拓饮品业务。


在康师傅控股主打的方便面市场,产品的高端化转型早已成为几大巨头的自救共识。据了解,“5元钱”,这是如今主流方便面品牌确立的高端品种的重要指标分界线,零售价5元以上算是高端面,5元以下则是中低端产品。例如统一推出了重点品牌“汤达人”、“满汉大餐”;康师傅控股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推出了以“少添加、浓郁、美味、健康、营养”为要求的熬制高汤系列面,包括胡椒、豚骨、金汤品种。


以提价倒逼产业转型有是否可行?朱丹蓬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将给食品企业带来很大挑战,但无论提价与否,最关键的原则还是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符合当下消费需求。


康师傅控股2017财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方便面、饮品销售额分别上涨1.75%、5.80%。而方便面产品类别中,销售额涨幅最高的高价袋面上涨29.07%,中价袋面跌幅为42.64%。


面对一片涨声的节前食品市场,还未有跟进动作的其他品牌商能否过好一个“安稳年”?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将继续保持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经记者 方京玉 每经编辑 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