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企业家曹德旺的励志人生 曹德旺创业历程

上海,1945年。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上海,人们纷纷逃离,以躲避战争的威胁。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几个孩子,登上一艘南行的船,在老家福清避难。

当他们到家时,他们准备在另一艘运输船上取回财产,但他们听说运输船沉没了。

局势动荡,兵荒马乱,仍然难以自保,更不用说赔偿了。

可以形容为:无视每一天,不回应地面。

就这样,生活优裕、事业兴旺的小康家庭一夜之间被抛在了身后。妻子别无选择,只好卖掉所有嫁妆,在福清老家盖了一栋两层小楼。一个家庭有一个家。

为了谋生,男子不得不离开妻儿,再次北上经商养家。但是生意真的不尽人意,每个月寄回家的钱很少,根本不够家用。家乡几亩薄田很少生产,我一天吃两顿饭。六个孩子经常挨饿,但我妈妈忍不住。她只能鼓励孩子们抬头微笑,不是说饿了,而是要有骨气有志气!

日子过得这么紧已经快10年了,因为这个男人一年到头都在忙着做生意和生活,他忘记给9岁的儿子取名“小印度”。

九岁是孩子上学的年龄,不应该没有名字。一位亲戚突然受到启发,喊道:“我们叫它王德吧,意思是:聪明贤惠,它一定会兴旺发达。”

“小印度”终于有了它的名字——曹。

福州王德图书馆

14岁那年,曹因为家里穷,不得不辍学回家。跟着父亲到全国各地转卖烟草、卖水果等小生意。

过了几年,家里还是入不敷出,野心勃勃的曹却不愿意做小生意,把养家糊口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22岁时,曹与妻子结婚。结婚后不久,他就提议和父母分开。

母亲极其生气和不解:“为什么要分开?”

曹兴奋地说:“我想出去走一趟。我不想老了还跟我爸一样。”

母亲很不情愿,但她无能为力。最终,曹获得了环游世界的“许可证”。

最后,曹生平第一次创业——种植银耳,并将种植的银耳一劳永逸地卖到江西,实现了盈亏平衡。

总的来说,曹放弃种植银耳,转而购买银耳,卖给江西赚取差价。两年,也就是1970年,他赚了3000元。当时,2000元就可以盖一栋小楼。

尝到甜头的曹决定再次倒卖,回家过年。然而,与预期相反的是,这种倒卖被民兵作为目标,几乎被指控“投机”。所有的白木耳都被没收了。

两年的血汗钱3万元,一蹴而就。

“生活似乎跌入了冰点,我几乎哭了一辈子的眼泪。”

当曹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仍然感慨万千。

一无所有的曹,只能到处找工作赚钱养家。当时,全国各地动员人民力量修建水利工程。于是,曹就去工地打工赚钱。

在那时

工地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工地员工围着营长索要赔偿,而曹德旺却不急于索要,故而营里教导员对曹德旺特别赞赏,把剩下的粮票、布票都给了他。


没想到,拿去一变卖之后竟然有1000多块。


在教导员的帮忙下,当初被没收的白木耳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了政府,由此偿还了收购白木耳欠下的债务。


修完水库之后,曹德旺认识一个农场场长--王以晃,王以晃认为曹德旺勤劳肯干,坚持要让曹德旺去帮他当销售员、卖树苗。


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曹德旺赚了六万元,富甲一方。


1976年,由于父亲的强烈要求,曹德旺回乡做了玻璃厂的采购员。


玻璃行业是一个能赚钱的行业,但高山镇异型玻璃厂从创办之日起,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此时的曹德旺,展示出了他一贯的魄力,出资承包玻璃厂。


在1984年,曹德旺游玩武夷山,带了一根拐杖了母亲,在上一辆小轿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汽车玻璃。当时的司机紧张痛斥:“小心一点,别碰坏了玻璃,几千块钱一块呢!”


曹德旺极为惊讶,作为玻璃厂的老板,他太了解玻璃,像这种汽车玻璃,顶破天成本也就百来块。


之后回到福清,曹德旺研究起了中国的汽车玻璃行业,发现中国的汽车玻璃行业几乎全被外国企业垄断。以至于,这些外国企业在中国大赚暴利。


曹德旺意欲打破这种垄断局面,着手研究起了汽车玻璃。


1986年,正值国家鼓励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曹德旺也将自己玻璃厂转型专做汽车玻璃,还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投资。


有了资金之后,就要急需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为此曹德旺四处寻找技术资料,甚至远赴芬兰考察学习。


在芬兰,曹德旺带回了一套先进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


回国后的曹德旺,马上对机器调试,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汽车玻璃。在当年,曹德旺就赚了70万元,第二年更是井喷似的,赚了500万元。


他的汽车玻璃厂如同印钞机一般,源源不断的制造财富。


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如今的福耀玻璃已经是奥迪、宝马、宾利、奔驰等豪华车的重要供应商,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玻璃产商。


2005年6月1日,中国福耀与德国奥迪签订了汽车玻璃配套供货协议。在谈到如何将企业做成功时,曹德旺说:“是专心、用心、恒心才有了福耀的今天


曹德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积德行善是他的座右铭,他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心。


从1983年至今,曹德旺累计捐款达到80亿元人民币,几乎占尽其个人总资产的一半份额。


所有人都以“中国首善”称誉他时,他却说:“财施不过是“小善,真正的大善人、首善应该是袁隆平。”


曹德旺后来他的一生传奇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心若菩提》。书中不仅讲述了曹德旺贫困童年经历、白手起家创立福耀集团,还在书中首次披露了曹德旺2001至2005年相继打赢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的过程。



谈起写书的缘起,曹德旺说,“一是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家一族,二是为中国的企业家传递我的经验。我始终认为,也应该有我们企业家的声音。”


曹德旺是很多人的榜样,而“曹德旺才小学毕业,人家现在也照样是富豪”,成为了一些不读书又爱做发财梦的人的座右铭。


其实,曹德旺虽然是小学毕业,却是非常喜爱读书,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他:“每天有多长时间可以看书?”


曹德旺回答:“有一两个小时吧。”


曹德旺在自传《心若菩提》里,说过他有一个怪癖——到我家千万别向我借书或要书,再好的朋友我也不会给,真是有一点爱书如命。


故而,鉴哥常说,既然没有学历,那就更应该努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