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
据新京报报道,被称为“真传奇”的《贪玩蓝月》游戏虽然火爆,但也引发了不少抱怨。投诉反映了平台上的情况,涉及游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未退款、无法联系游戏客服。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合同法》 《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游戏公司应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误导性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游戏中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贪玩蓝月》已涉嫌违规,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疫情期间,网络游戏成为居家网民打发时间的重要工具。一些游戏公司为了快速“收割”一笔钱,设置了各种消费陷阱。于是,随着行业活跃用户的增多,相关乱象也在近期凸显,引发了各种消费纠纷。
目前社会的主要精力和舆论焦点还是集中在防疫上,这也给游戏公司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游戏行业的监管,不能因为疫情的社会地位异常而松懈。
另一方面,《广告法》更新后,已经明确要求“广告代言人应当如实推荐、证明广告中的商品和服务”,而代言涉及虚假宣传,具有相应的连带责任。
对于《贪玩蓝月》这样有代表性的游戏,网络上随处可见用户的投诉,很多玩家因为名人代言而进入“坑”,最终上当受骗。应进一步梳理和追究相关背书责任,形成行业警示效应。
需要提醒的是,随着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很多游戏的目标用户都是针对那些未成年群体。要净化游戏生态,消除行业积弊,需要协调游戏公司、游戏广告投放平台、代言之星、提供游戏下载服务的各类应用商店平台的治理,形成治理组合拳。
于涵(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