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医生
诊断的难处
,关于孩子语言发育障碍的标题太多了,更别说家长了,就是专业的医生有时候也想不通。在临床上给出一个准确的诊断名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翻看西方的相关报道,关于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术语和诊断名称很多,让人抓狂头晕。即使是有专业技能的医生,也绝不容易将言语障碍与其他类型的言语问题区分开来。学龄前儿童,如自闭症、智力低下、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构音障碍、口齿不清、选择性缄默症、口吃、社交和沟通障碍,甚至多动症等,都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这也是家长带孩子着急看病最重要的症状。问题是这些疾病导致的语言障碍有不同的背景、原因和表现,所以干预和纠正的方法也不同。但又特别容易相互混肴和误诊。
因此,2017年,一个由CATALISE基金会支持的多学科专家组参与的讨论试图就发展性语言障碍一词达成共识(DLD)。本研究的初衷是关注和整合相关领域术语的过度使用,因为儿童社会交往不畅的名字复杂,缺乏公众的认同和共识,使这些儿童得不到有效、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
DLD是语言障碍的一般分类,主要是指儿童在更广泛的发音、语言和交流需求方面存在的障碍类型。与英国教育制度形成对比的是,“声音、语言和交流需求”(SLCN)一词被广泛使用,包括因各种原因在声音、语言和社会交流方面有困难的儿童。他们不太愿意将DLD视为一个障碍,而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困难的国家。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学、说话、言语记忆等方面。
狭义的DLD
公开 了解相对狭义的DLD,在此简单描述下该症的原因和表现。实话,DLD的病因至今并不甚清楚。据说,美国5岁以下DLD儿童患病率为7%,且有种族差异,印第安人最多,其次是非洲裔,再次是拉丁裔,继之为白种人,亚裔则更少。发病涉及家族遗传(如一种叫做FOXP2基因的突变常被提及)、性别(男孩居多)、运动发育落后、大脑语言功能区域发育异常等,反正众说纷纭。所以,你带孩子到医院做任何医学检查,基本得不到满意结果。因为,DLD没有明确的生物学标志物。

那么,靠什么判定或是甄别孩子是否为DLD呢。CATALISE专家组认为,它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孩子的语言障碍会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或学习障碍。
- 孩子的语言问题在五岁前不太可能得到解决。
- 这些问题与已知的生物医学疾病,如脑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疾病、染色体疾病、听力损失或、智力低下和孤独症谱系障碍无关。
DLD的可疑症状
早年常见可疑迹象如下:
- 一岁时:对声音无反应、喂养困难、缺乏模仿、手势语言受限、哭闹无常。
- 两岁时:竭力用手势语或单字与他人交流、难说出完整句子、听从指令困难、对“不要”的反应不一致。
- 三岁时:语言应用有限、说的话令人费解、对简单问话理解困难、沟通挫败感。
- 四岁时:用词少于三个字,父母费解其表达、理解其语言费时、回答问题困难。
- 五岁时:可说简单的话语、(托幼机构里)老师多听不懂孩子的话、难以回答问题、讲故事或复述经验困难、方向感不良、同伴互动困难。
看得出来,上述症状很难与孤独症相区别。因此,医生诊断时,特别需要重视和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史、父母的描述,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并予听力测试和语言标准测试。
目前国内使用的语言测评工具为数不少,如图片词汇测验(PPVT)、幼儿社交与沟通量表(SCQ)、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CCDI)以及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等。
静老师说
看来,儿童语言发育问题的诊断是个难题,各种障碍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尤其是低年龄的孩子。到头来,考验医生诊断技能的试金石,还在于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与诊疗经验的积累。这就要求,医生须积累临床诊疗经验的同时,仔细研读DLD的诊断标准,以及关联文献、专辑、诊断工具、量表及著书等十分必要。例如,凡涉及儿童语言发育障碍不同标准的仔细解读与比较,对DLD的诊疗非常有帮助。

至于家长如何帮助DLD孩子呢,这里举几个简单方法:
- 经常与孩子交谈以帮助他们学习新单词。
- 每天读兴趣故事给他们听,指出你看到的单词。
- 领孩子在外面时,经常手指商店、街牌、广告等的标志读给他听。
- 在家交流时,蹲下来面对面看着孩子说话。
- 用你最易使孩子听得懂的话语与孩子交流。
- 孩子说话时注意倾听,并及时清晰做回答。
- 鼓励孩子向你提问题。
- 耐心等候孩子慢慢回答问题,勿急、勿催。
- 鼓励孩子入托、入幼儿园和上学。因为,同辈群体活动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模仿动机和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