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影像网
英相王。(记者陈、实习生薛、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为此,河南CPPCC成员方莉提出了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加大创业融资支持力度等支持人才回流的具体措施。
方莉说,从全省情况来看,目前总体人员回流呈现良好趋势。2019年,25.67万新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124.06万人;累计有149.79万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带动就业902.19万人。截至2020年11月底,包括农民工在内,河南新增企业家15.07万人。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老龄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目前,由于缺乏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发展机制等综合因素,高素质人才因“用不好”而“返”而“留”的现象仍很普遍。方莉表示,要克服乡村振兴人才回流的障碍和障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艰巨,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优化乡村振兴人才环境。
她还提到,很多返乡创业项目都是劳动强度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交通、物流、水电、通讯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对发展产业、安置农民工也没有吸引力。
结合自身企业引凤凰回巢的一些经验,方莉建议:加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各地推广新的孵化模式,整合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群创空间、星创世界等。从而为返乡创业孵化打造综合载体。她认为,实施“双创”支撑平台项目,指导各类创业孵化基地承接相关公共服务事务,有助于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培训基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捷的创业服务。
在风险融资支持方面,方莉认为可以降低返乡创业者的贷款门槛,提供小额、长期、低息贷款;同时,整合各类发展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返乡创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设立返乡创业贷款风险分担基金,提高返乡创业资金可及性,降低返乡人员创业风险。
“鼓励县、省资金合作设立专项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多方社会资本参与,采取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模式,对返乡创业项目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方莉说,2016年以来,她经营的新河实业先后引进中国供销集团、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股权投资,在武德镇大山台村投资建设了“文县电商扶贫产业园”,为老百姓提供四种中药安全检测、分级包装、冷链运输全过程免费“一站式服务”,企业发展也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在当地农业农村局和妇联的支持下,新河实业充分发挥“全国模范农民田间学校”的作用,完成了2000多名农村妇女种植中药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当地群众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这些新型职业女性在家就业,不仅增加了附近村民的家庭收入,也大大缓解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结合这一实践,方莉建议支持普通大学、职业学院(包括技术学院)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