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温氏一百原始股等于多少股份,温氏股份是创业板吗

同行业的两家公司在同一个周期背景下被基金区别对待,导致股价走势差异巨大。

这一次,两家生猪养殖企业,——,创业板市值最大的公司(300498。SZ)和沐源(002714。深交所)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自2015年上市以来,温的股价一直在下跌。过高的发行价是股价初期下跌的导火索,2016年下半年猪周期开始转跌,成为股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沐源股份的走势则相反。尽管同样存在生猪下行周期的问题,但在资金的推动下,该股实现了大幅上涨。最明显的上涨始于去年6月,当时正值猪价低迷。

不同的估值也反映了不同的市场偏好。根据已公布的财务数据,以2017年收益为基准,沐源股份的市盈率为24.3倍,文股份的市盈率为16.9倍。

相比文的股票,资本市场为什么会高看沐源股份?可能有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最直接的,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存在很大的差异。除非两家公司业绩接近,否则市场给出的估值会逐渐接近。

根据沐源披露的2017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100.4亿元,同比增长79.1%,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9%。

文股份尚未公布年报,但根据此前公布的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556.6亿元,同比下降6.2%,净利润67.7亿元,同比下降42.6%。

利润差异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沐源股份的收入增长较快。否则在生猪价格低迷的2017年,沐源股份的业绩不会逆势增长。

第二个因素是耕作方式和成本的差异。牧原股份有限公司养猪场采用集约化资产密集型模式,开展规模化综合养殖。公司有饲料厂,也自己养殖销售种猪。温的股票则不同,采用“法人农民”的轻资产模式。生猪由合作农户饲养,公司支付农户委托养殖费用。平均每头猪在230元左右。

由于支付给农户的委托养殖费用基本固定,温的股份在降低成本方面几乎没有回旋余地。根据文氏股份披露的数据,其养殖成本约为12元/公斤。根据沐源股份披露,公司养殖成本约为11.5元/公斤。0.5元的差距似乎不大,但0.5元的差距意味着50元的每头猪成本差。

2017年,温的股票卖出了约1900万头商品猪。按照这个销量,50元的成本差距造成的利润差为9.5亿元。沐源股份出售约720万头商品猪。如果按照这个数字计算,50元的成本差带来的利润差就是3.6亿元。无论如何,资本市场有理由更加青睐沐源股份。

第三个因素是产能扩张速度不同。近三年来,沐源的产能迅速扩大。公司2015年销售生猪191.9万头,2016年增长至311.4万头,2017年继续增长至723.7头。国海证券预计,2018年至2020年,沐源生猪存栏量将分别达到1200万头、1700万头和2000万头。这意味着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规模将逐步与文股份并驾齐驱。

广发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截至2017年末,牧原生猪生产全资子公司数量已达80家,分布在13个省市自治区,较2016年末增加41家;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余额120.95亿元,同比增长64.5%;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14.02亿元,同比增长42.6%。

相比之下,温的股份

扩张显得较慢。该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销售生猪1500万、1700万、1900万头左右。据东北证券预计,温氏股份2018年生猪销量可能在2200万头左右。


扩产增收是增加企业利润最简单的方式。牧原股份配合较低的成本,大大抬升了业绩。2014年上市以来,牧原股份全年利润已经从8000万元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23亿元。2017年生猪价格低迷,但凭借着扩产增收,牧原股份利润大致与2016年相当。


不过,分析了以上三个因素,就能得出温氏股份毫无优势的结论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资本市场没有选择温氏股份,更多还是因为对横向扩张高增长企业的喜爱。与牧原股份相比,温氏股份的扩张更多的是在纵向,以及多元化布局上。


首先,温氏股份不但拥有养猪业务,还拥有相当规模的黄羽鸡饲养业务。2016年,温氏股份黄羽鸡饲养业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31%左右。预计2017年黄羽鸡饲养收入占比有所上升,原因是猪价低迷,但鸡价稳中有升。


此前温氏股份在一次投资者活动会上称,开启鸡猪双业务模式,主要考虑鸡猪周期行情不同,二者市场价格风险可以相互弥补,规避单一业务发展风险,促进公司稳定持续发展。


去年8月份,温氏股份黄羽鸡销售价格一度超出生猪价格。根据公司披露,当月生猪价格为14.69元/公斤,但黄羽鸡价格在16元/公斤以上。


除此之外,温氏股份也力图通过屠宰和生鲜商店扩大自身对产业链的参与。温氏股份在投资者活动会上表示,养鸡业方面,公司将不断提高屠宰产能,变毛鸡为光鸡,力争今年屠宰产能达到黄羽肉鸡出栏量的10%以上,近期设计年屠宰5000万只禽类的佳丰屠宰项目已建成投产;养猪业方面,公司已展开屠宰加工业务的调研论证工作。


温氏股份还称,公司通过批零中心进行主动营销,将毛鸡产品通过屠宰销售,将销售环节前置到农贸市场周边等环节。与此同时,公司通过生鲜门店零售猪肉、禽肉等肉类产品及乳制品,主要在市场附近或社区周边。


根据投资者会议上的披露,目前温氏股份生鲜门店多位于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在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也有布局,生鲜门店数量与分布稳步扩大。


广州的一位居民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近半年开始在超市看到温氏酸奶,感觉温氏股份在零售端的曝光度变高了。她还说:“我家附近菜场还开了一家专门卖肉和牛奶的店,肉很新鲜,价格公道,生意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资本市场的资金没有青睐温氏股份,但机构投资者却进行了密集调研。去年全年,温氏股份一共举办了28次投资者活动会议,这在A股市场是非常少见的。如果养殖业周期反转,资本市场的资金纷纷买入,温氏股份扭转自身境遇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