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比垃圾股还快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未来的方向。”4月28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4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整体实施方案后,证监会、深交所发布多项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揭开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面纱。
与以往改革不同的是,除上市前5个交易日外,创业板新老上市公司未来将统一执行每日20%的涨跌幅限制。除原有财务指标外,还增加了不分新旧统一适用的财务、信用、交易等退市指标。
与原股市相比,注册制后创业板交易参与门槛明显提高,对投资者的资本要求为10万元,但远低于科创板50万元的投资者参与标准。
据业内人士透露,创业板上市规则修订后,从交易到退市,都实现了规则不变,避免了新旧分割带来的市场撕裂。注册制后,创业板不仅会吸引数千万投资者,还会吸引大量新资金。在新的退市制度下,业绩不佳、治理存在缺陷的股票退市风险将大幅增加。
同板同规
与科创板这一全新板块不同,科创板有807家上市公司,最新总市值接近6.7万亿元,已运行近11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没有采用新老办法“抛弃”现有的股票市场。
「从多份已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并无歧视旧股的规定。未来,他们将基本上在相同的规则下运作,实现相同的规则。”董登新教授分析了第一财经,统一了市场规则,避免了新旧分化造成的市场撕裂。
“对于股票板块来说,这次最大的突破就是涨停价的限制。”资深前投资银行家王表示,上市规则修订后,除交易机制外,在再融资、退市、退市后恢复上市等方面,新老股票的操作规则统一。
深交所4月27日披露的《创业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创业板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推出前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在重组再融资方面,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符合创业板定位或与上市公司属于同一行业和上下游;涉及发行股票的重组,实行注册制,交易所审核制定具体审核标准和程序。交易所和证监会的审核期和注册时间为两个月15个工作日。
“这意味着,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后,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资产重组和并购重组全部实行了注册制,既提高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又缩短了再融资周期。对于优秀的公司来说,有时合并的窗口非常有限。”王表示,这对创业板股票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一些质量较好的老上市公司将通过比以往更灵活的再融资和并购政策成长发展。
此前,与主板、中小板一样,创业板公司不允许借房,但退市标准仅限于单一财务指标,存在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的制度,不仅退市过程漫长,而且与实际情况相比存在诸多局限性。改革后,除调整原财务退市标准外,增加了交易和信息披露标准,新老上市公司统一适用。
“规则修改后,新旧统一已经实现
与原规则相比,修订后的创业板交易参与规则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4月27日,深交所发布修订后的《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号文,规定投资者申请权限开放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本账户中的资产每天不少于10万元,且参与证券交易时间应在24个月以上。
修订前,创业板并没有对投资者的资本门槛进行限制,只要求两年的交易经验。据深交所介绍,目前创业板上有较大的股票投资者基础,需要兼顾股市平稳运行,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平衡性。另一方面,创业板改革涉及发行、
上市、交易、退市等各项基础制度,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需要与之相匹配。尽管参与标准有所提高,但相较于科创板50万元的要求,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的门槛仍然不算高。
“10万元的资金参与门槛,可以说是象征性的,与新投资者没有任何差异,对老投资者完全不构成障碍。”董登新说,注册制后的创业板,会更具有包容性和吸引力,预计正式开通后投资者数量将会激增。
如同科创板一样,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后,新股头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在交易参与门槛低、投资者数量众多的情景下,隐含的巨大赚钱效应,会不会成为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新股炒作的潜在助推因素?
新股爆炒的情况,在科创板初期曾多次出现。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后,由于供应量少,新股普遍涨幅巨大,带来可观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吸引着投资者蜂拥而至。直到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的2019年11月初,才有个别公司上市首日涨幅低于50%,并有少数次新股陆续破发。但总体而言,科创板新股涨幅仍较可观。
“新股炒作跟投资者数量、门槛没有多大关系,主要在于批文下发节奏。”王骥跃说,创业板注册制能不能打破新股不败的神话,关键也在批文下发快慢,如果批文发得快,新股供应量大,炒新现象就会得到缓解。但不同于科创板,创业板是存量基础上做增量,有大批储备资源,供应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
“科创板开始上市公司数量少,流通股本小,投资者爆炒的问题,不在科创板本身,主要在制度设计。”董登新说,以前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受到监管管制,一二级市场差价很大,打新就变成了一种无风险收益。注册制要求新股定价完全市场化,市值配售不再是一种稳赚不赔的福利,风险反而可能大幅提升,新股上市首日甚至还可能亏损,如果市值配售中签者批量违约,会导致发行失败。
而科创板的新股发行,仍然采用了市值配售的规则。董登新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应该废除市值配售,许场内外投资者自由参与线上新股申购,但必须足额实缴与新股申购匹配的资金,不能无缴款打新,以确保新股申购的有效性与不可违约性,会消除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的现象。
退市股数量可能大增
创业板注册制方案一经公布,对板块中具有壳资源概念的股票的杀伤力,立即就显现出来了。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8日收盘,创业板壳概念板块下跌3.25%,共有87只概念股下跌,上涨的只有15只,路通视信、依米康、金利华电等股全天跌停,天龙光电、天翔环境等跌幅也在9%以上。
2009年落地时,监管曾明确规定,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2019年6月20日,证监会发布文件,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其中就包括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当时,市场上也刮起一阵“炒壳风”。
“如果说落地实施后,注册制对创业板存量股票有不利影响,就是退市制度修改后,对存量绩差股、垃圾股的冲击,谁从创业板垃圾股里跑得快,会成为未来市场的风向标。”董登新说,现在退市标准也统一了,而且更加多元化,覆盖了不同的同时情形,随着创业板发上市、发行的市场化不断推进,绩差股、垃圾股的壳资源炒作将不复存在,这对市场环境净化、投资者来说都是好事。
相较于单一的财务标准,注册制下的创业板退市机制,更为丰富和多元化。修订后的创业板上市规则,新增了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的交易类、信息披露或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规范类两大指标,并将原有的净利润连续亏损三年,调整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而且三大指标交叉适用。
此外,财务指标退市的触发年限,以及整个流程也进行了调整、简化。其中,财务指标退市年限统一为两年,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退市速度大大加快。
董登新说,壳公司的价值,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过去上市审核时间长、不确定大而带来的较高成本,借壳能有效缩短上市周期,而且标准相对也低一些,从而降低了上市成本。注册制改革之后, 在市场化环境下,上市确定性大幅提升,新股供应也会大大增加,买壳、卖壳将会越来越少。
交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洪灏也认为,注册制由市场决定哪些公司可以上市,并最终将大幅缩短上市时间,降低上市成本。因此,那些要保留壳公司估值而拒绝退市的公司,估值可能会大幅缩水。而壳公司估值缩水,将把无效锁定在这些公司的资金释放出来,重新分配到更有价值的公司里。
“创业板这次注册制改革,形成了多元化的上市、退市标准,以后很多壳股会成为一元股。”董登新说,今后,退市股数量将会激增,壳资源至少是创业板壳资源的价值将会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