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app软件创业,乐创业app

7月31日,平安京朝阳微博晚间报道“吴某多次欺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等相关情况被网上报道。经警方调查,范(男,30岁,加拿大人)涉嫌强奸罪。犯罪,目前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合作公司和品牌“遭殃”

7月18日,@杜美珠向娱乐圈顶级艺人吴亦凡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公开道歉,退出娱乐圈,将吴亦凡私生活丑闻引发的舆论风波推向高潮。

事实上,这不是吴亦凡第一次被曝出私生活丑闻,而这一次丑闻并没有让他离开,吴亦凡第一次被资本方“抛弃”。

事件发生后,国内外各大品牌紧急划清了所有关系,清理相关宣传记录。

18日晚7点刚过,韩曙率先表态将终止与吴亦凡的“一切品牌合作关系”。不到两天,包括良品店、U听云APP、立白、紫源、兰蔻、Vantage Company、德宝、康师傅冰红茶、王者荣耀、腾讯视频、乐宝啤酒、保时捷、LV、宝格丽等十余家品牌纷纷跟进,宣布暂停或终止与吴亦凡的合作,其靠流量获得的商业代言基本流失。

作为昔日的流量明星,吴亦凡备受关注的作品就是待播古装剧 《青簪行》 。

2019年11月,由企鹅影视、新丽电视、凤凰联动影业三家影视公司出品的S+项目 《青簪行》 官宣了演员阵容,吴亦凡作为主演参与。's剧改编自小说《簪中录》,2019年开拍,2020年7月完结。今年4月19日通过考试,获得发行许可证。如果一切顺利,《青簪行》将于今年在腾讯播出,这也是吴亦凡的第一部电视剧。

直到7月19日,丑闻仍在发酵。腾讯视频官方微博称,品牌代言人合作被撤销至已与吴亦凡方终止了一切品牌层面的相关合作。吴亦凡

《青簪行》 出品方的背后分别对应上市公司腾讯控股(0700.HK)、阅文集团(0772.HK)、凤凰传媒(601928.SH)三家上市公司。

其中,新力传媒作为制片人之一,在吴秀波事件后再次踏足吴亦凡。

自收购新力传媒以来,文悦集团并没有未能打开影视局面,因新力传媒的拖累而遭遇上市首亏。

2021年3月,阅文集团公布2020年年报。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阅文集团实现总营收85.3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44.84亿元,去年同期为11.12亿元。

截至发稿时,雷丁集团在吴亦凡的股价为72港元

风波被爆出后,其股价就一路下跌,距离7月19日收盘价的81.45港元,已跌去13.12%。


除了上述3家上市公司,吴亦凡还牵涉到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文投控股(600715.SH)。


耀莱影视曾与香港星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吴亦凡所属公司)达成协议,耀莱影视全权代理和全面负责吴亦凡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广告、电影等演艺事务。


而耀莱影视的背后则是綦建虹,其是耀莱影视母公司文投控股(600715.SH)的第二大股东。


2018年起,吴亦凡背后以綦建虹为核心的资本关系开始动摇。这位昔日在文艺圈举重若轻的人物,因借款纠纷等问题,先后被北京、唐山、成都、杭州等多地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股权被冻结。


今年3月1日,文投控股公布称,依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耀莱文化持有的公司2.82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票已于2021年3月1日完成划转,股份受让人为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厦门信托-汇金1667号股权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本次股份过户完成后,耀莱文化持股比例降为1.14%,厦门信托持股比例15.21%。


换言之,耀莱文化与文投控股及其背后股东的关联已经断裂。


注册公司纷纷注销


吴亦凡的商业版图还能维持多久?


此外,吴亦凡自已当老板开公司也成为了过去。


天眼查显示,目前吴亦凡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公司仅有新沂亿禾影视文化工作室(有限合伙)一家,并且也已于2020年9月14日注销。


在担任股东的公司中,除了厦门亿和云起文化传媒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他三家也已注销。


四家公司中,法定代表人吴林就是吴亦凡的表哥,自从吴亦凡风波爆出后,其名下的公司便纷纷注销,疑似人去楼空。


目前,吴亦凡的商业版图依然存在。据悉,目前吴亦凡背后的天津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星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仍处于存续或仍注册状态。


2018年,吴亦凡成立潮牌“A.C.E”, 据工商资料显示,A.C.E品牌的注册实体是天津星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于2018年10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孙小义,吴亦凡直接持股天津星运文化45%的股权,为最终受益人。


值得一提的是, 天津星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最大股东,幸运如我(北京)珠宝有限公司占股55%,,而这也是小米生态链企业。2018年3月,幸运如我(北京)珠宝有限公司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之一为小米科技。在此之前,2017年,吴亦凡曾为小米手机代言人。不过,未到一年,吴亦凡退出A.C.E.股东之列。


除了潮牌公司,吴亦凡还成立有音乐厂牌。2020年,音乐厂牌“20XXCLUB”官方微博注册,所属实体为天津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其股东为北京凡世文化,占股51%,另一个股东为香港星睿文化,占股49%。目前天津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处于存续状态


在吴亦凡职业生涯的一系列资本转化中,吴亦凡的母亲吴秀芹与表哥吴林扮演着重要角色。


吴林是吴亦凡工作室所属公司北京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除此之外,以吴林为法定代表人的公司还有11家,分别是天津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蒙古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凡世系列文化传媒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万,其余公司注册资金不等;11家公司中有5家影视传媒公司现已注销。对于企业营收状况,这些公司均选择不予公示。吴亦凡母亲吴秀芹在北京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担任监事。2014年,吴秀芹在香港成立凡世星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5年改为星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目前仍在注册状态。


这家公司也是吴亦凡多家业务公司的实际出资方,包括运营A.C.E品牌等。这些公司运作之下,最终受益方主要为吴亦凡及其家人。


流量泡沫如何炼成?


资本“护航”的星路


吴亦凡能搭建起自己的资本版图,其背后受到的资本追捧功不可没。事实上,吴亦凡自进入国内娱乐圈后便一路有资本“护航”。


2012年2月,吴亦凡在韩国作为偶像团体EXO成员正式出场,后于2014年5月正式向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申请判决其与SM娱乐公司《专属合同》无效,试图单飞。


这时,“加拿大华人”吴亦凡便开始了在中国的“捞金”之旅。到中国一个月内,吴亦凡迅速开始了新事业,以男主角身份加入徐静蕾执导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部电影由“京圈灵魂人物”王朔担任编剧,2015年初上映,吴亦凡的电影首秀可谓起点不低。


2015年,吴亦凡加入另一名“京圈大佬”冯小刚监制的电影《老炮儿》,搭档冯小刚、张涵予许晴李易峰等,电影由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发行。同年,吴亦凡还推出了个人单曲。


2016年4月,由乐华娱乐福建恒业影业有限公司等制作的《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宣布当年8月上映,吴亦凡、韩庚等任主演。6月,吴亦凡搭档刘亦菲主演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宣布7月定档。


吴亦凡“归国”之后至这一时期,演艺事业可谓顺风顺水。


不过,前述合同纠纷直到2017年6月才结束,至此吴亦凡获得了在世界范围内(日韩地区除外)拥有自由开展演艺工作及自行委托第三方开展经纪业务的全部权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吴亦凡出演的11部电影累计票房近35亿元,而豆瓣评分平均仅有5.2分。


“演员”吴亦凡虽然同样难认可,却是实打实的赚到了钱。在“限薪令”出炉之前,网上曾流传出的一份明星报价表显示,吴亦凡等人出演一部电影的片酬在一亿元左右。这个价格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流量明星拿着“天价片酬”尬演早已深入人心。此前多位电影导演公开抱怨,大牌流量拿走了太多片酬,导致电影制作跟不上,但又不得不向流量“低头”。


粉丝集资百万元为其打榜


在微博上,吴亦凡的认证是“歌手吴亦凡。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统计,吴亦凡自来到中国后,发行歌曲超过40首,参演电影共11部。与一众国民熟知的歌手和演员相比,前者并未有一首歌或一部电影出圈,但没人能否认吴亦凡是娱乐圈的顶流。


以吴亦凡去年4月份发行的音乐数字专辑《TESTING》为例,在QQ音乐平台售价为6元/张,目前销量已超过170万张。作为对比,已经叱咤华语乐坛20年的周杰伦,5年前发行的音乐数字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在QQ音乐平台售价为20元/张,目前销量为115万多张。


“这在现在的娱乐圈没什么奇怪的,大家都在刷销量,流量明星刷得更狠”。长期混迹“饭圈”的何莹(化名)向记者表示,有粉丝公会组织,也有一些铁粉自己刷,“一买就买几千张,上万张都有。”


比如2018年,吴亦凡发行首张新专辑时,粉丝集资百万元为其打榜,专辑主打歌在iTunes一天的销量竟然达到1400万张。作为对比,格莱美宠儿阿黛尔的歌曲《Hello》全球累计销量也不过1200万张。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歌手做专辑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大头都被唱片公司拿走了”。


综艺、代言促其名利双收


此外,参加真秀人等综艺节目也是吴亦凡的一大吸金利器。


吴亦凡的顶流之路,也离不开国内大型视频平台的支持。据统计,2015年至今,吴亦凡先后参加过9档综艺节目,其中《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等现象级综艺更是让自称“嘻哈老炮”的吴亦凡揽获巨额出场费和大波流量。有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中国有嘻哈》“搞定吴亦凡用了1个亿”。


爱奇艺推出的《中国有嘻哈》、《潮流合伙人》、《中国新说唱2019》、《中国新说唱2020》,均邀请了吴亦凡加入。吴亦凡还被爱奇艺签约做首席会员非凡体验官。


另一家功不可没的头部视频平台是腾讯视频。2021年2月6日,腾讯视频官宣了包括吴亦凡在内7位代言人。此前,吴亦凡曾在由腾讯视频等出品的《潮玩人类在哪里》中担任潮流发起人,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的《冷血狂宴》中担任主演。2020年腾讯视频综艺节目《创造营2020》第三期,吴亦凡受邀特别出演,一场节目集齐了“归国四子”中的三位。


当然,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资本追“顶流”吴亦凡趋之若鹜不可避免,这也直接促成了其另一重要的收入来源,那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商业代言。


相关统计显示,吴亦凡自2014年与陈伟霆一同代言腾讯应用宝开始,至今已代言过近50种品牌,正如此次同他解约的品牌方一样,中高低消费品均有涉及,而且越靠后品牌方越是出手阔绰。比如,LV与吴亦凡签下的三年代言合约,总价值高达2000万美元。


在流量和资本相互追逐之间,吴亦凡的身家到底几何很难说清楚,但与回国之初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福布斯发布的2017年中国名人榜显示,吴亦凡当年的收入达到1.5亿元,排在榜单的第十位,而这距离他来到中国发展也不过三年时间。而到2020年时,吴亦凡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的排位升至第八。


明星的流量变现经济学


“好棋手通常都知道并接受自己同时也是更大棋局里的棋子。”


这是美团创始人王兴写过的一句话,用在明星身上,也同样合适。对他们来说,巨大的名气急需变现,毕竟碎片化时代,一切转瞬即逝。但变现需要渠道。


对明星身后资本而言,变现更十分必要,且资本面临比明星更大的回报压力。变现者与被变现者在这一刻身份重叠,互相利用,也共生。


当明星需要变现时,手法是多样的,不断迭代。从片酬、代言费到入股上市公司成为股东、开独立工作室、乃至直接坐庄,成为资本本身。


这一路拥有诸多实践者。华谊兄弟2020年年报显示,导演冯小刚将赔偿华谊1.68亿元,因为他未能完成2015年华谊收购东阳美拉时对赌协议的业绩承诺。这是冯小刚第二次对华谊兄弟赔款,2018年受到范冰冰阴阳合同案件的影响,东阳美拉也无法完成业绩承诺,赔款6700万元。冯小刚在这五年内共赔付华谊2.35亿元。


东阳美拉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本仅500万元,冯小刚占99%股权,陆国强占1%。2个月后,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东阳美拉的70%股权。


据当年双方《股权转让协议》中注明,冯小刚需保证每年创造利润在1亿元以上,且逐年递增15%,即2016-2020年每年税后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15亿元、1.32亿元、1.52亿元和1.75亿元。若未能完成要求,冯小刚需同意于该年度的审计报告出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补足目标公司未完成的该年度业绩目标之差额部分。


10.5亿元收购金换回6.74亿元对赌净利润,这引发市场“利益输送”质疑。华谊固然有着绑定冯小刚打算,但对冯小刚来说,3.76亿元安稳落入口袋,且还有10.5亿元现金背后的高额利息,是个好变现手段。


同期,华谊兄弟还以7.56亿元现金收购了东阳浩瀚70%股权。该公司主要股东包括杨颖李晨陈赫冯绍峰等六位艺人。2013年9月,华谊兄弟以2.5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张国立实控的浙江常升。


这种手法远高于郑爽冒着违规风险收取高额片酬。此前,郑爽前男友张恒爆料,该女星通过阴阳合同在《倩女幽魂》项目中获得收入1.6亿元,按77个工作日计算,日薪超208万元。张恒所披露信息最终引发监管层介入。


事实上,郑爽或也感到依靠单一片酬收入并不可持续,所以早在布局自己的商业版图,包括开炸鸡店、开雪糕群及M77APP等。结局一如她的演技拉垮。


在成为棋手路上,完成度最高的是赵薇。早在2014年底,赵薇及其丈夫黄有龙就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耗资30.88亿港元买入约19.3亿股阿里影业股份,持股比例为9.18%,一举成为阿里影业第二大股东。2015年4月29日和30日,赵薇夫妇在3.9港元的相对高位价位分别减持1.92亿股、6400万股,共计套现近10亿港元。在2015年10月5日,赵薇夫妇场外减持7.993亿股阿里影业股份,持股量由8.14%降至4.97%。共套现约12.56亿港元。


此后,赵薇夫妇以6000万自有资金撬动30亿杠杆资金,收购市值百亿的万家文化(600576.SH,现名为“祥源文化”)。


但这一举动被监管层视作“空手套白狼”,以失败告终。2018年,赵薇夫妇被证监会禁入证券市场5年。


另一方面,包括艺人在内,各方都在寻找更好的流量变现方式。无忧传媒创始人雷彬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未来,将会涉及零售业。


“人的IP、内容IP、商品IP这三部分是能够联动的。不是所有公司都非得要去搞个工厂,其实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做,我们也可以获得品牌的长线收益。”他称。无忧传媒旗下拥有“多余和毛毛姐”等多位知名网红艺人。


艺人本身也在做着尝试。譬如陈赫投资火锅,汪峰做耳机,张庭下场经营微商护肤品等。


流量明星频频“塌房”


虚拟偶像成为新选择


而明星在变现这条路上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便是塌房事件。


31日,北京警方消息,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中国新闻网发文表示,遵纪守法,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造星手段,可以让艺人一夜爆红。但成为明星之前,请先成为合格的人。


做人要有道德底线,更不要触犯法律红线。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更要为社会做出正面榜样。


面对顶流的崩塌,资本投资于在某几个人身上,已成为重大风险点。


“艺人压力大、诱惑多、不好管。”多位经纪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这让他们的工作充满被动。


“被爆出的新闻是少数,大量丑闻被我们事先处理。生活中充满狗血,我无法接受这种状态。”有知名娱乐公司公关负责人说,她最终选择离职。


且随着监管趋紧,艺人一旦出事,结果是项目无法上映播出,这牵动了全行业利益。譬如,范冰冰被罚后,《赢天下》播出无望,最终导致出品方唐德影视易主。


这种状况下,虚拟偶像成为选择之一。虚拟偶像是指“通过绘画、音乐、动画、CG等形式制作,在因特网等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进行演艺活动,但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


虚拟偶像并不同于动漫角色、真人虚拟形象,其可通过专辑、MV、写真集进行偶像活动,还可汲取粉丝的同人二次创作丰富自身内涵,进而吸引特定粉丝群体。其优点之一就是,无负面信息,安全。且参与性强、寿命长。


目前,虚拟偶像已成为风口之一。2020年12月,B站举行了BML-VR2020,直播在线人气峰值突破1087万。2020年初大火出圈的B站跨年晚会上,虚拟偶像洛天依和琵琶大师方锦龙合作演出的《茉莉花》颇受好评,B站视频观看量超360万次。据《哔哩哔哩 2020 年营销通案》,洛天依粉丝超 1000 万。


洛天依粉丝超 1000 万,图片来源:B站微博


2021年,爱奇艺专门成立了专注虚拟偶像业务的理想国工作室,目前旗下艺人包括了D.M组合、十火、秋蒂等多位虚拟偶像。此前,爱奇艺还曾推出过虚拟偶像选拔节目《跨次元新星》,其中,参赛的虚拟偶像多来自乐华娱乐、SNH48、黑金娱乐等真人艺人经纪公司。


另据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2020年虚拟偶像带动周边市场规模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9亿元。


“我们会有很多影视项目,但重点是为了打造出虚拟偶像,这是关键。”导演陈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曾任《流浪地球》视效制片人、迪士尼《松松总动员》导演,正在该赛道创业,目前处于融资阶段。


(21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家俊辉 贺泓源 、凤凰网财经、新京报、中国新闻网等公开资料)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