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者魏松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在广东工作的南康人开始回国创办家具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康家具这个“草根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中国“中央家具产业基地”。
谁重视知识产权,谁就会得到奖励
江西轩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去年才从个体户转为企业。他没想到政府会因为申请专利而得到奖励。
7月底,赣州市南康区召开专项专利工作会议,授予区内专利622项,宣获得外观设计专利20余项,奖金2万元。更令人惊喜的是,宣荣获“专利工作先进企业”称号,成为10家先进企业中唯一的中小企业。“在企业最初的成长阶段,这种鼓励太重要了,我们的产品创新也更有活力。”康对说道。
南康有6000多家家具企业,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总产值近450亿元。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南康家具转型升级规划》的推出,南康人想从转型升级的新起点,书写新故事,打造千亿元家具产业集群。
谁关注知识产权,谁就有回报。南康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专利资助和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到规范和完善。区长何表示,“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里的空气一定要充满创新的味道”。
利用知识产权带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在南康蓬勃发展:一大批企业开始积极引进R&D和设计人才,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企业R&D中心。全区所有工业企业共设立R&D机构163家,其中家具企业140多家,家具设计研发专业机构13家。
同时,政府推动成立家具科技研究院,从政府层面汇聚自主品牌建设智慧,将家具贴上“南康创造”的标签。如今,南康95%以上的授权专利已在国内外市场广泛应用,相当数量的专利产品成为品牌的主导产品。
“一站式”服务打造知识产权高地
南康区对创新的重视促使卫平创业家具工业有限公司将广东顺德R&D中心迁至南康总部。
但卫平家具在申请专利方面却出现了困难:过去R&D中心在顺德,专利基本在深圳申请。回南康,因为那里没有专利中介服务机构,所以必须回深圳申请专利。
为此,南康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加强专利代理行业人才培训,启动专利代理人实践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或灵活引进专利代理人的方式,成立了3家专利中介服务机构。此外,坚持“下沉重心”,不断挖掘专利申请来源潜力,定期邀请省市专家面对面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和应用能力。仅仅是宣讲知识产权,就开展了一系列培训讲座活动,受众约1000人。
卫平创业家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平对南康的知识产权服务大加赞赏:“现在不需要走出去,知识产权部门和中介会主动帮助申请,每项专利的申请费也比深圳便宜10%。”今年以来,卫平家具已经成功申请了70多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
走进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板上、墙上的开放项目清晰醒目,企业可以指尖获取知识产权信息。曾永冲总经理表示,它几乎涵盖了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的所有工作,以及企业政策咨询、专利申请、专利管理等
今年4月,江西陈静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运因为4件畅销外观专利被侵权假冒而非常苦恼。当她打算向法院起诉侵权企业时,她得知省知识产权保护援助中心在南康设立了第一个县级工作站。
这是一条漫长的知识产权诉讼之路,因为执法人员在工作站的介入,一个月内就看到了曙光。最终,侵权企业与陈静家具签订协议,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随着南康区家具产业的发展和专利授权的增加,未来南康家具最具争议的领域将是知识
产权。2013年6月,南康区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办公室;同年11月,成立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南康工作站。工作站负责人王功全表示,相对于诉讼途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有效率高、维权成本低、节约司法资源等优点。工作站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队,有专业的执法车,执法人员上岗前须经过严格的选聘、培训以及考核。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可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这保障了调解结果的强制执行性。据统计,一年多来,接受各类侵权案件100余件,成功执法17起,调解成功75起。目前,南康在全省县级市(区)中率先设立了“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公益热线,开通“12330维权网站”。今年5月,因为南康这张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特色牌”,我省与上海市、江苏省一道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全国仅有的3个“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试点省市。
鼓励创新、强化服务、维权援助。今年上半年,南康家具产业实现总产值303.4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走好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南康迈出了更为坚定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