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声,一个85后出生在贞丰县龙场镇的年轻人,多年的打拼,带着创业的梦想,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电子原厂。创业四年来,王声在发展好企业的同时,吸纳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增加就业和收入,反哺家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王声在工作。
一大早,王声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生产线上给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工人朱宇宏是一名新公民,他去帮助穷人。被招到工厂工作后,他有稳定的收入,去年一家人摆脱了贫困。
“我从北盘江镇搬到玉峰,来到这家工厂工作。我曾经是一个贫穷的家庭。我去年摆脱了贫困。老板(每月)给我2800,还不错。我非常体谅和关心我们的员工。”贞丰县毛峰街道民城社区新市民朱宇宏说。
王声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员工,尤其是残疾员工。王声不仅教他们生产技术,还关心他们的生活。除了工资保障在当地平均水平以上,他还经营食堂,建立员工之家,让大家在工厂有家的感觉。
“小时候,我的脚不方便。来这家工厂工作的时候,感觉老板对我很好,工资可以在2000元左右。我很开心,很开心。”贞丰县顾敏街道水井湾社区新市民刘彪说。
生产车间。
“在教残疾人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耐心专一的去教,融入我们的团队后,他们的工作更加稳定,工资也和正常人一样。”贵州智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声说。
自2015年企业成立以来,仅用4年时间就大规模雇佣了15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超过80%,帮助残疾人稳定就业30余人。该企业被评为国家残疾人劳动示范点,王声还被授予贵州省第三届农民工创业之星、东西部合作“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从2015年初开始筹备,2015年6月正式投产。从几个人,现在有100多人,残疾人30人左右,拆迁户更多。我是从广东学的技术。一个一个教。”贵州智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声说。
在家就业。
随着非订单的不断增加,企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订单的需求。2019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支持下,王声在县城毛峰街道民城社区创办贵州智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王声始终关注家乡政府和贫困群众的关怀,表示将努力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人共同发展致富。
“2019年,贵州智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了东西部合作的100万资金(帮助)。2019年7月至年底,残疾人数量增加50人,从业人员、残疾人比例达到50%,另有贫困户、拆迁户等。差不多100人,然后计划我们的企业会达到2021年。贵州智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声说。(石闻陈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