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返乡创业养野猪故事 养猪创业故事

每天早上,黄艳都会赶着“跑山猪”上山觅食。

秦楚网讯 (十堰晚报)文字、地图/记者罗微

说到养猪,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行业并不奇怪。在毛尖区的大山深处,一个回乡创业的人偶然发现了一条致富路:——“跑山猪”。经过几年的努力,他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自己养的“跑山猪”供不应求,年收入200多万元。

狼狗“放牧”,山林散养“跑山猪”

今年清明节期间,记者来到毛尖区毛塔乡大沟村。在村头的一座山旁,十堰市三阳开泰畜牧合作社的招牌非常醒目。41岁的黄艳是三阳开泰畜牧合作社的负责人。

记者去的时候,正是合作社早上开门放猪的时候。工人们打开猪圈后,几十头大大小小的猪涌了出来。这时,一只一直守护着它的大狼狗跑了出来,在猪群中左冲右冲,把猪赶到了马路上。然后,猪沿着通往山林的小路奔跑。大狼狗紧随其后,不时在倒下的小猪后面狂吠。

记者跟着他,跟着猪到了大山深处。记者看到,这是一条普通的深谷,两边都是大山,山上树木茂盛。峡谷里的水流动着,清澈见底。很快,峡谷的一侧出现了一个类似梯子的岩梯。梯子位于半山腰,是进出峡谷的唯一通道。猪在大狼狗的驱使下,继续向山里走去。在梯子的入口处,合作社建造了一个金属围栏。所有的猪都倒进梯子后,黄艳关上了栅栏。他告诉记者,这片山野就像一个口袋,猪进入围栏后无法逃脱。

在行进了大约20分钟后,猪来到了峡谷的尽头。记者看到,这里有一片空地,一大片区域,到处都是树木和杂草。这时,大狼狗累得不再赶猪了。猪散开,开始在山里游荡,吃着地上的草,吮吸着山泉。

“我们养的猪每天早上都被赶出来喂,在山里自由活动。当他们下午4点回到酒吧时,他们会被喂食绿色天然饲料,如玉米、麸皮和绿色蔬菜。我们家的猪叫‘跑山猪’,每次还没出栏就被客户预定了,基本供不应求。”黄艳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

“润山猪”活泼好动,适合放养。

养羊受挫,意外发现致富路

黄艳的创业经历比较曲折,养殖“跑山猪”也是巧合。

毛尖区毛塔乡大沟村二组村民黄艳,因为家庭贫困,十五六岁就开始外出打工。通过努力,他和朋友们创办了一家劳务公司,有了一定的积蓄。

因为黄更喜欢交朋友,在业余时间带朋友回老家玩。每次回去,黄艳都很难过,看到很多村民一年到头只能靠种地的微薄收入生活。后来,他萌生了回家创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的想法。

黄艳首先选择养羊。2012年冬天,他投资30多万元在家乡建了一个标准羊圈,之后又花了20多万元引进170多只种羊进行养殖。半年后,他们不仅没有培育出优质的羔羊,而且只有六七十只羊死亡。在检查了他之后,

才发现,主要是因为他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引进的种羊全是别的羊场淘汰的羊。


开弓没有回头箭,黄雁必须咬牙坚持。凭着倔强的性格,他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并拜师学艺。有了之前失败的教训,剩下的几十只羊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终于繁育出几十只小羊。


为了羊肉品质更好,黄雁特意将山羊赶到大山里放养。后来他想,羊可以放养,猪应该也行啊。2015年,他买了5头土猪和山羊一起放养。到了2016年正月,其中一头母猪居然产下8只身上均有黑黄相间条纹的小猪。这些小猪小耳朵、黄瓜嘴,内行人一看,都说这些猪是家猪在山上发情后和野猪交配产下的后代。没过多久,另外几头放养到山里的母猪,一共产下几十只同样的杂交猪仔。


在黄雁的悉心照顾下,这五六十只散养的小猪茁壮成长。他发现这些和野猪杂交的小猪食性比较杂,几乎不用喂粮食,加上这些猪仔有野猪的基因,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料,爱吃杂草,每头杂交猪比普通猪可节省一半左右的饲料,非常适合农户养殖。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猪的肉质好,在市场上比普通猪肉走俏多了。


黄雁由此发现了商机。随后,他将山羊处理掉,将羊圈改成猪圈,开始大规模散养这种土猪和野猪杂交的猪。由于这些猪每天都在山上自由觅食,他把猪命名为“跑山猪”。






“跑山猪”吃的都是有机饲料。


供不应求,猪肉一度卖断货


黄雁在养殖场里养了一条看家护院的狼狗。这条狼狗虽然在山上曾被夹断了一只脚掌,但很通人性。每天早晨,他把猪从圈里放出来时,狼狗就一直跟着猪群,把猪往山上撵;下午猪在山上吃饱喝足后,狼狗就又把猪往山下赶。要是有猪掉队了,狼狗还会在山上寻找。


这些猪如同运动健将,每天在天梯和林间奔跑运动。山林里的野菜野果、各种中药材应有尽有,都成了“跑山猪”的日常口粮,所以“跑山猪”的肉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加上“跑山猪”是家猪和野猪杂交的,瘦肉率高,肉质鲜美,吃起来口齿留香。


第一批“跑山猪”出栏后,黄雁通过熟人介绍进行销售。很多市民到合作社参观并现场品尝“跑山猪”烹制的菜肴后,当场就决定购买“跑山猪”。再到后来,有几位大客户每次都要购买几十头。武汉的一家酒店老板,对黄雁的“跑山猪”赞不绝口,直接提前付款收购。


从2016年开始,三羊开泰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跑山猪”就供不应求,毛猪平时的价格达到了每斤17元左右,合作社每年的利润达到二三十万元。


成立联社,合作养殖争龙头


“跑山猪”不愁销路,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但在黄雁看来,却让他苦恼不已:遇到大订单时他货源不足,供应跟不上,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2018年,北京的一位客户发出每个月订购200头“跑山猪”的订单。但是,黄雁的合作社体量太小,一年最多也才200头的出栏量。


在这种情况下,茅箭区相关部门协助黄雁和另外一些养殖户强强联合。2018年,十堰市三羊开泰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十堰市鑫农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十堰市乾丰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十堰市民玉塘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牵手,创建了十堰市金田园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这4家合作社分布在茅塔和大川的大山里,都有着广阔的山场区域。成立合作联社后,他们主要养殖“跑山猪”和山羊,力求“五统一”:统一种源供应,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病情,统一产品回购销售。


合作联社利用各分社的优势力量,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团体作用,彰显联社的优势,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目前,合作联社已具备一定的养殖规模,以纯放养模式的黑色杂交“跑山猪”为主,年可出栏600余头优质商品猪、马头山羊400余只,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十堰市金田园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还积极协调社会资源,以“联社+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形成猪、羊、牛等养殖产业链,实现“一养带万户,一业带多业”,带动更多的农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除了为所有与联社合作的农户、贫困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外,还引导他们融入“五统一”服务体系,鼓励农户通过养殖业脱贫致富。


该合作联社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年出栏绿色生态“跑山猪”2000头、山羊1500只的养殖企业,争创市级养殖龙头企业。黄雁说,他有信心和一起创业的伙伴们把十堰的 “跑山猪”、优质的山羊等农产品推出十堰,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