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创业板是a股市场最出彩的上市板,科创板的表现也很强势。指数表现方面,创新指数以27.21%的涨幅领跑全球主要指数,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17.22%和14.01%。分行业来看,储能设备、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锂电、光伏设备、医疗服务等技术创新产业均增长30%以上。
创业板和科创板“双创”背景下,科技创新板块有多大能量?把握投资机会是否为时已晚?对话南方基金股票研究部主任、基金经理王波。
嘉宾介绍:王波,清华大学工程硕士。2015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担任权益研究部行业研究员,现任TMT研究团队负责人。2018年9月25日至2019年11月11日,任南方瑞和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11月11日至今,任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2020年6月12日至今,担任南方成长先锋混合基金经理;2020年7月28日至今,任科技创新板基金基金经理。
第一财经:在科创板上市两周年之际,您怎么看科创板过去两年的表现?对于它未来的前景您怎么看?
自2019年上市以来,王博:科创板近两年表现相当不错。科创板在2020年初推出科创50指数。如果你现在看,指数会增加50%以上。在整个宽基指数中排名相对较高。事实上,它超越了沪深300的收益率,也没有跑赢创业板,但总的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了。
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我认为全面推出科创板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摇篮。因此,它的作用一方面是帮助中国新兴产业的初创企业和科技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帮助它们高速成长和发展。
第二,它还承载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我们可以看到,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包括前几天刚刚提到的做市商制度,其实都是从科创板起步的,所以是制度的先驱。
第一财经:您刚才也提到做市商的制度,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赋予浦东新区新的改革开放的任务,其中提到科创板,也有一些具体的举措,这些新政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认为王博:新政有四个重点:一是在浦东设立国际资产交易平台,二是向全市场推广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三是允许QFII以人民币形式参与科创板投资,四是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
在这里,我认为第三点和第四点可以扩展。第三,允许QFII以人民币形式参与科创板投资,实际上可以极大推动离岸人民币国际化。
第四点是引入做市商制度。我们可以看到,和新三板一样,做市商制度之前也有出台,会大大缓解这些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方便投资交易。二是会使这些公司的定价更加公平,避免大资金因流动性问题对这些公司的股价产生影响。
第一财经:我们看有一些投资者在议论,就是说科创板的估值是比较高,然后也是比较热的,您怎么看科创板目前的一个估值水平?
王博:科创板整体估值水平较高,但应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整体估值高的背后,大家都认为整个企业在科创板有很强的成长性,但是后来我觉得在高估值的背景下,公司的业绩会有很大的分化。
所以,刚才提到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科创板的这些企业,其实都是中国各种新兴行业中成长性非常好的公司,无论是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还是近三年、五年的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包括R&D强度,都是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的,所以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高成长性,所以说他们在市场中的估值比较高是有道理的。
第二点是,这些公司上市的时候,可能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整体估值偏高的现象。但是,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会以高速增长消化目前的估值,但我们会看到一些企业可能会收缩估值。在后一种情况下,会有很大的分化,这就是我们的看法。
le="font-size:15px;">第一财经:我们回顾一下上半年的市场,其实有很多盘点,其中关于科技领涨成为了上半年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您觉得上半年科技板块表现比较抢眼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什么?王博:有两点,第一方面科技板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这些行业,恰好处于一个产业发展的高速成长期,所以说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以新能源、半导体这些产业大发展的板块为例的话,拉动了一批新兴成长行业,有一个非常好的表现,这是第一点基本面的反应。
第二点,就是像二季度的话,整个流动性是超预期的宽松,也为科技行情、科技股的行情有一个助力的作用。
第一财经:从现在的情况看,您觉得现在去把握当中的投资机会还来得及吗?
王博:我是做新兴成长行业的基金经理,我觉得对高速成长、高速发展的这些行业和公司来说,实际上我们应该以一个长期投资的角度去看它。这个位置的话确实是很多行业和公司的估值是比较贵,但是我也提到了,一方面优质的企业会用高速的成长去消化它的估值,另外一方面高估值只代表它的赔率,并不代表投资的胜率,具体择时来说可能不太好判断,但是对于优质的资产,只要是长期持有,就有望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
第一财经:接下来我们从细分领域看,您觉得在下半年科技创新板块有哪些重点行业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王博:我比较看好两个细分板块,第一个是半导体的材料和设备,我们看到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今年终于在材料和设备上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我们看到很多公司会用坚实的业绩去证明这一点。
第二个方向就是智能硬件,包括像IoT(物联网)设备,包括一些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一类的话,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现在像扫地机器人这些设备卖得非常的好。实际上这些IoT(物联网)设备,现在的渗透率已经在大幅提升,它也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中高速成长的一个细分的赛道,所以说我对IoT(物联网)设备为代表的物联网设备还是非常看好。
第一财经:您刚才提到 IoT(物联网)是不是跟当下的经济环境有关,大家可能因为疫情宅在家里,催生了这方面的一些需求?
王博:对,是的,和这个是有直接关系,但是疫情它往往是为这些产品提供一个走入千家万户的契机,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催化剂,但它可能不是最终决定的,最终决定的或是包括联网以及它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实际上是契合了老百姓的一个需求,所以才会渗透率大幅度提升。
第一财经:其实我们看整个上半年,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的恢复速度相比去年来说,是有一个大幅的增长。那么展望下半年的话,您觉得整个的经济环境乃至整个A股的走势是一个什么样的?
王博:我觉得中国整体来说,像总量这一块的话,经济环境可能在下半年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实际上在货币政策方面,已经有一些对冲的机制出现了,包括7月初的一个降准。后面整体上我觉得宏观经济是一个松紧适度的情况,随着海外疫情现在又有爆发的一个趋势,可能对于中国整个的出口来说,下半年景气度会比较高。
展望下半年的话,我觉得还是这种非常割裂的结构性行情。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这些存量经济、总量经济,在二季度可能会达到一个相对的高点位置,三四季度它的景气度情况可能会慢慢下行,以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这些,可能相对来说表现不如新兴成长行业。
我们回过头来看新兴成长行业,虽然经过一大波的上涨,可能里面会有一些相对估值比较贵的成分和板块在,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消化,它还是会继续维持一个上行的趋势。
第一财经:我们注意到您刚用了“割裂”这个词,为什么用这个割裂这个词形容市场行情?
王博:因为其实今年,尤其是从3月25号之后,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的中国股市,它各个板块之间的收益率相差是非常大,而且我们从宽基指数上也可以看到,像上证50、沪深300它的涨幅是远远低于科创50和创业板的,其实背后代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结构化转型。
很多新兴成长行业它实际上处于,第一个是产业周期,第二个是政策周期,然后很多上市公司,其实也用非常优异的业绩去证明了这两点,在这个基础上实际上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追捧。
对于新兴成长行业来看的话,我认为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这些行业,它还是处于一个强劲的上升期,可能对于股票投资来说,它是一个估值比较贵,择时的安全边际的问题,但是对这些行业下半年和明年整个的景气度情况,我还是非常看好的。因为整体来说,中国是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而且现在看的话,其实成长行业相对来说是比较稀缺的,所以说可能在市场情绪或者流动性比较充裕的时候,会给这些公司一个相对比较高估的估值,所以我整体来说还是看一个结构性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