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海金融法院正式启用“中小投资者保护舱”,进一步加强证券发行登记制度改革下的投资者保护和权利救济。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保护中小投资者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也体现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设计上。
“针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不同的上市标的、不同的交易规则、不同的市场风险,证监会在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发展的多重价值目标下,制定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各板块合格投资者制度有三个共同点:一是限制投资能力不足的投资者入市;二是合格投资者的具体认定标准具有可操作性;三是要保持适当规模的合格投资者,区别是资产规模、投资年限和风险偏好。
各板块投资者门槛
“各有特色”
2020年实施的新证券法增加了投资者保护一章,按照投资者适当性将投资者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明确了证券公司销售证券和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深交所、上交所和全国股份转让公司需要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和其他相关管理办法,实施具体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以控制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每个行业对投资者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主板来说,除了法律禁止买卖股票的人,其他成年人可以通过在证券公司开立证券账户买卖股票,对最低资本没有要求。在科创板,要求投资者近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交易经验。还必须通过科创板股票投资者适当性综合评估,风险承受水平必须达到R3-中等风险及以上,风险承受能力后续评估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
北京吴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提升了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能力,增强了市场包容性,强化了市场功能;价格的扩张增加了科技创新板股票的波动性。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科创板提高了进入门槛。
此外,深交所发行的《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2020年修订)》区分了现有投资者和新投资者。新投资者需在权限开放前20个交易日申请证券账户和资本账户中的资产(不包括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整合的资金和证券);并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股票投资者可以不受影响地继续参与创业板股票交易。但普通投资者在首次参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股票认购和交易前,股票投资者应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签署新的《创业板投资风险揭示书》,确保其知悉相关风险。
合格投资者投资指南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深化改革后,新三板市场投资者门槛大幅下降,由此前的500万元门槛降至精选层100万元、创新层150万元、基础层200万元。这有利于增加NEEQ投资者规模,提高市场流动性,也使得符合条件的NEEQ投资者数量在短时间内达到131万。
蔡华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长、首席行业分析师谢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注册制在科技领域试点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且高度分散,因此投资者保护机制对于投资者保护尤为重要。对任何行业来说,其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对于门槛较高的行业,其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保护制度受到重视,主要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细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
田表示:一是模仿成熟市场,及时调整合格投资者门槛;二是增加货币门槛。除了目前已经采用的金融资产,考虑实施两类货币门槛:收入和净值;三是增加非货币门槛,如考虑财务成熟度,进行投资能力测试,进一步明确特殊关系人的投资适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