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简述创业团队组建的策略 在创业成长七个关键因素中 自我

教授有云:

创业是中国最靠谱的事情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创业,有自己的团队自己创业。创业团队面临的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包括如何组建创业团队,如何有效激励创业团队。

张维宁教授说:从一个想创业、想领导企业的人的角度来看,他必须思考几个问题。

1你在团队定位中是什么样的人?

这里有四种人:第一种是“英雄”。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就像兰博一样,用冲锋枪,你可以消灭一个营地。二是“领袖”。可以和很多有才华的人合作,而这些有才华的人都愿意听他的,比如毛泽东和乔布斯。第三种人是“领导”。可以带领大家,给大家指导。最后一种人是“领头”。行政权。他可以把这件事做好,也可以带领一群人做好。

只有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团队。

如果你有个人英语高手的色彩,基本上你想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并不是很难,所以随便找一些敲鼓、争手的创业伙伴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有思想,有洞察力,有远见,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你就适合做大股东。可以找一些把你当大哥的人一起干。你拿大头,他们拿小头;

如果只能做领导,可以做小股东,参与别人的团队;因为你能力好,能在很多地方体现你的价值;

如果你是领导,只能参加别人的团队进行实施。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2风险的本质与创业团队的控制

组建团队或开始新的创业时,大家最担心的是什么?这是风险。风险的本质是信息缺失和控制失败,风险只来自这两个方面。

第一个风险,信息不足.我们团队组建的目的是增加我们的信息量,通过互补减少信息不足的问题。团队成长的时候,或者我们组建团队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机制的原因,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对某件事情的信息缺失,对团队和个人都非常不利。因此,当我们组建团队时,我们应该增加信息,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招聘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招聘后我的信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关于风险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控制的问题.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这个公司的运营谁说了算。第二,公司对利益分配有最终决定权。第三,这个公司的整体战略和人员谁说了算。

基于这些方面,考虑公司治理的问题是需要的。在公司治理层面,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是控制,第二是激励,第三是动态调整。

3建立创业团队的四个原则

创业团队的形成有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我们大家都要有相同的并且明确的目标.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价值观,这个团队不可能形成一股力量。

第二个原则是互补原则.即每个人都应该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互补。并能产生协同效应。

br />

第三个原则就是精简原则。要高效,我们在初创时,所有的事情要尽可能地精简,这其实是有利于把信息不对称、把沟通的壁垒降低。


第四个原则就是动态开放。我们整个创业过程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团队人员产生流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团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动态和开放的情况下不断前进。


4组建创业团队的四大风险因素


我们在组建团队的时候,有几个比较大的风险的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盲目地照搬一些成功的模式,这是最可怕的。现在市场上的模式,本质上都大同小异,非常容易被抄袭,所以说模式的优劣并不能决定最终能不能做成。而照搬模式绝对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别人成功的模式非常有可能是我们失败的原因。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第二个风险是团队成员的选择太随意,太偶然。我接触了二三十个这种小的团队。我发现他们好像随便跟谁聊聊,觉得这个人不错,也愿意干,就一起干了。团队成员的这种随意性、偶然性有可能会在短期内给团队带来一些新鲜的想法,但长期来说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稳定和公司文化的传承。


第三个,缺乏明确并且一致的目标,这是一个团队最后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种不一致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协调,有一些团队成员或者说一些合伙人是不缺钱,非常专注于长期利益。但有些团队成员就非常在意短期利益,他可能非常在意这个产品做到多少用户就赶紧卖掉。如果这个想法不一致,即使在初期能有一点点成功的苗头,最后也是很难做成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以技术为主导的人和以市场为主导的人在观念上的不一致。大家都在说产品,谈用户。大家都说要推出一个特别牛逼的产品,都说要以用户为中心来做好体验。但是这里面会有个很大的问题,到底是市场主导,还是技术主导。一定要坚持一种基调:我们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比如说进门,进门就是做社区的,严格来说它就不是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产品,但如果是3D眼镜或者是一些高科技的硬件产品,无论你以用户为中心在收集用户意见方面做多大的努力,最后还是需要非常好的技术手段才能提高用户的体验。所以我们在产品定位的时候,就要知道公司的目标是以什么为主导。


还有一个风险可能来源于激励机制,尤其是利润分配方式的不完善。激励要靠两个东西。首先是个人魅力,这在初创团队里面是第一重要的,一个没有个人魅力的初创团队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第二个就是关于股权设置,还有利润分配方案。



5大股东要有分享财富的观念


最后再讲到股权。股权首先是大股东的问题。一家公司必须要有大股东,绝对不能50对50的平分。之前提到,创业最重要的风险是信息不足。因为信息不足,所以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可能不做不冒风险的决定。也就是说在若干个选项里面可能有超过一个选项,或者有两个选项被两个不同的合伙人所坚持。大家肯定会争执,最后必须要有一个人拍板说了算,所以必须要有大股东。


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家要形成一个分享财富的观念。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最后是要跟大家分享的,并不是有一个老板在那里,然后我说你有多少,你就有多少。这两件事情听起来好像有点矛盾的。但是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初创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愿意牺牲自己利益的大股东。一方面,他要为整个公司指明方向,并且带领大家往前走,第二个他要肯不停地吃亏。如果大股东或合伙人没有这种分享财富的观念,最后这件事情是很难做成的。第三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有很多员工没有公司股份,他们其实就是吃工资的人,那么对于吃工资的人,我们一方面要给他们设计好股权期权计划,另外就是要做好现金薪酬,要保证他们的基本收入,要不人家是没法好好干的。


最后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能随便地引进投资者,不是谁的钱都要。有些人的钱进来之后是一件坏事,但是有些人你觉得他价值特别高,但是现在他并没有钱,那如果你有钱的话,你应该借钱给他买公司股份,然后在未来他把钱还给你。其实这也是李彦宏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马化腾也是这样的。他们在早期时候就愿意借钱给其他合伙人或员工来购买公司股份。


张维宁教授现任长江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于201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张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财务分析、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互联网平台模式、战略财务管理等,并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美国能源基金会的研究项目。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分析、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互联网平台模式、战略财务管理


关于长江商学院EMBA


长江商学院EMBA自2002年11月至今已发展为拥有8000多位杰出校友构成的全球精英校友网络,其影响力与价值世界瞩目,长江EMBA已成为中国商界精英和杰出企业家优先选择的商学平台。长江EMBA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优质管理教育资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前沿的系统管理知识,为中国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


长江商学院(CKGSB)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赢利性教育机构,也是国内第一所实行“教授治校”体制的商学院,长江商学院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培养新一代的世界级企业家为己任,为打造享誉全球的新一代商学院不断探索与创新。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借助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长江商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拥有40多位世界级的全职教授,贡献了对中国乃至全球管理实践影响重大的一系列原创思想。作为第一家全球化的中国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已成功启动欧洲、北美等市场运营,致力于促进东西方在管理思想与商业实践的双向交流与学习,成为融贯中西、整合全球最佳管理教育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


长江商学院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EQUIS体系认证;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长江商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在职金融MBA项目(F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含与瑞士IMD商学院合作开设的EMBA双学位项目、中国商业EMBA韩国领袖课程,及金融EMBA、文创EMBA、健康管理EMBA)、工商管理博士项目(DBA)和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