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也就是2020年2月28日,李记安创业有限公司《创业致富快报》从媒体上综合撰文:致富新技术,农产品(糯米、蓝莓、大豆)深加工创业三小项目。读者的反馈很热情,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农业创业要立足实际,解决问题,发展价值。
所以,
本文再次增加三种(芡实、杏鲍菇、鳜鱼),供有志之士参考。
1、果蔬(秋葵、杏鲍菇、白姜等)脆片工业化生产技术
成果持有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这项技术成果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健康的果蔬脆片。利用低温(<100)和真空条件可以快速去除果蔬原料中的水分。通过对果蔬切片厚度、去水、冷却、浸渍、护色、速冻、真空连续提升、脱油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集成了一套果蔬脆片高效加工工艺,能最大限度保留果蔬原料的色泽和营养成分。
果蔬脆片(秋葵、杏鲍菇、白姜等)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利用真空浸渍技术替代传统的常压浸渍工艺,利用果蔬原料在真空低温环境下内部会形成一些气泡结构,浸渍液容易渗入材料结构的原理,解决果蔬脆片预处理过程中耗时严重、生产效率低、难以保证安全的问题。
与传统浸渍工艺相比,该技术在产品浸渍效果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可将浸渍时间缩短一半。同时,通过真空浸渍技术可以增强果蔬原料的营养,在真空条件下将人们所需的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注入到果蔬原料中,从而开发出营养增强的果蔬脆片产品,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健康的需求,有效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据李记安创业和媒体《创业致富快报》报道,该技术成果现已进入中试生产阶段,成果单元内有一条中试生产线,可实现秋葵、杏鲍菇、白姜等多种果蔬原料的生产加工。产品口感酥脆,含油量低(14%-17%),色泽好,营养丰富。另一个好消息是,这项技术获得了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鳜鱼标准化发酵工程技术
成果持有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该技术系统研究了鳜鱼在固态和液态、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小规模和中试技术条件下的微生物学、蛋白质组学、风味组学和特征品质的演变。特殊发酵菌的筛选和中试应用,重点以颜色A值、GC-IMS指纹图谱和弹性作为质量量化标准。
原料鳜鱼液氮速冻、恒温解冻、机械化杀灭、机械化清洗、杂菌定向去除、厌氧发酵、臭味控制、新包装方式等集成技术。形成鳜鱼标准化发酵工程技术。长期中试证明,发酵鳜鱼的次品率降低到0.5%以下。与自然发酵相比,产品的弹性、咀嚼性和粘附性显著提高(P0.05),风味接受度更高。
目前,该技术已在安徽省4家鳜鱼加工企业应用示范,辐射带动40多家加工企业,推动黄山地区鳜鱼加工业产值突破30亿元。
3、芡实精深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成果持有者:滁州学院
芡实是大型漂浮水生植物芡实的成熟种仁,俗称“鸡头米”,常被用作中药和营养滋补食品,有益健康
ta-gid="5145293" qid="6595518246516970755" mention-index="0">巢湖等地都有芡实的生长分布,是国内芡实主产区之一。作为一种地方特色作物,由于受地域和消费习惯的影响,芡实产业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徘徊状态。随着健康、营养饮食理念的普及,可以预见芡实精深加工产品及技术将成为发展趋势。芡实科研团队围绕芡实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已经形成一批成果。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现场亲见。
A、芡实原浆酒。
以芡实、糯米、山药为原料,采用复合菌种发酵,研发一种芡实原浆酒(技术已获发明专利授权)。该酒呈琥铂色、酒精度15-16°(v/v, 20℃),风味清香、口感醇厚,营养丰富,具有一定保健功能。
据分析测定,该芡实酒总固形物含量56.4mg/mL,总糖含量23.33mg/mL,总蛋白含量32.51mg/mL,游离氨基酸含量17.26mg/mL,游离氨基酸中必须氨基酸总量6.72mg/mL,总酚含量120mg/L,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
B、芡实蒸馏酒。
芡实原浆酒采用压滤方式对芡实酒进行分离,得到的饼渣经蒸馏即可得到芡实蒸馏酒(50-70°,v/v),得率约10%。该酒可用于芡实原浆酒的标准化,也可作为单独产品。经2-3年陈酿后,另具独特的芡实风味。
C、芡实即食谷物早餐产品。
以芡实、糯米、糙米、黑米等为原料,依据中药典籍中的传统配方(敦煌神仙粥),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得到一种芡实即食谷物早餐产品。该产品营养丰富,即冲即食,携带方便。
D、芡实种壳提取物。
加工芡实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芡实壳。研究分析发现,芡实种壳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分离,从中得到芡种壳提取物,得率约10%-15%。该提取物中富含芦丁、儿茶素、没食子酸等物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E、芡实果皮中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产品。
芡实果皮残渣是芡实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团队研究发现,芡实果皮残渣中富含一种非淀粉多糖,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和良好的吸油性。该多糖产品既可作为保湿剂用于食品,也可以添加于化妆品中,发挥其保湿功能。
这一套芡实精深加工新技术从果实到残渣,充分挖掘,物尽其用。真可以说是一丝一毫都没有浪费。

技术不能只是停留在技术上,
技术的目标是应用于市场上。
反观现实,
目前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还普遍较低,加工副产物60%以上未得到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够延长产业链条,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是一条真真切切的三农致富路子。
换一句实在话说:
农产品也只有走深加工模式,
才能做出差异化,才能卖出好价格。
「关于作者」
李济安创业,专门研究创业项目,主导策划《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公众号、《中国创业致富项目大全》电子情报、《72种快速寻找创业项目的绝妙方法》。您对本文以及平民创业、营销管理方面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欢迎与我激烈交锋,商海浩荡,不洞察不洞明,无交手无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