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三轮车旁卖豆腐的女子是张梅,家住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何琳镇和平村。她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门,不管刮风下雨。为了卖豆腐和馒头,她骑着三轮车跑了五六十公里。虽然辛苦,但总有回报。她一年到头在街上卖豆腐和包子,收入几万,比她丈夫上班时的工资多得多。今年,她的目标是赚10万元,而且快完成了。
张梅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很努力,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着一辆水泥罐车。她刚上一年级的儿子也很懂事。虽然他的生活很平淡,但他的家人在一起很温暖。原来,丈夫开车,她在家种大棚蔬菜。这对年轻夫妇想通过努力工作让他们的家变得更富有,尤其是张梅不想让她的家比别人的更糟。
2016年,她家的土地被征用,她无法种植大棚蔬菜。然而,随着丈夫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她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为了补贴家用,她没有更合适的方式去想,最后她想到了给自己做豆腐。
张梅小时候,家里很穷。她直到初中才上学。她出去在咖啡店当服务员挣钱。也正是这样,让她早早地明白了生活的艰辛,让她明白了努力工作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结婚后挑起了家里的大事小事,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她以前根本不会做豆腐,是自己一点点学会的。
刚开始做的时候做不好,自然赚不到钱。从摘黄豆、打浆、煮豆浆、弄点膏药,每一步都没有问题,但最后做出来的豆腐总是不理想。为了把豆腐做好,她前后浪费了不少于500斤的黄豆。但是张梅说他脾气很倔。既然他想做豆腐卖,就要把豆腐做好。
除了做豆腐,张梅还做馒头。骑三轮车卖豆腐的时候,顺便卖馒头。本来做豆腐已经够忙的了,但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她每天把闹钟定在凌晨1点。别人睡得正香的时候,她就会起床开始做面条,拌馅,做馒头。蒸了200多个馒头,天已经亮了,她就要出门开始卖。她到家时将是中午。
因为她每天起得太早,回到家吃点东西,需要睡一会儿,醒来后还要开始做豆腐。每天磨豆浆差不多是下午三点,做豆腐是晚上八九点。虽然张梅在学校学得不多,但她很聪明。此外,她能吃苦,能努力学习。现在她很熟悉做豆腐。
老艺术家靠积累的经验做豆腐。除了这些,
还总结出一套更为科学的方法。把平时的经验变成量化的数据,用来控制做豆腐时各个环节。豆浆煮好后,她通过平时的数据积累,得出要等到温度降到80到85度左右时点石膏是最好的,现在每次点石膏前她都要先用温度计量一下温度,合适的话才会点石膏。点石膏是做豆腐最关键的一步,石膏的量和搅动都会直接影响豆腐的质量,豆腐能不能做好全靠这一步,但这一步就只能凭经验和手上的感觉来,这些张梅也是经过无数次才掌握的。
做好的豆腐脑还要放到木制的豆腐盒内再用石头压上,这才算结束。张梅平时每天都要用70斤黄豆做豆腐,到天冷的时候,豆腐需求量会更大,每天要做豆腐要用掉200斤左右的黄豆,而每天的豆腐也都会卖得干干净净。
卖豆腐时她会带上一早起来做好的200多个包子,有豆腐、粉条、红糖三种馅的,都是卖一元一个,山村想吃个包子不容易,自己包太麻烦,想吃没地方买,所以她做的包子也很受欢迎。
卖了豆腐后,十里八村的人都认识她,张梅不但人长得漂亮,豆腐和包子也做得好,很受欢迎。村民们还给她起了个“豆腐西施”的称呼。张梅说:“我年轻爱面子,这豆腐包子要做不好,我都不好意思拿出去卖。”等豆腐和包子卖完,张梅就要赶回去补觉了。
每天晚上睡得晚,凌晨1点又要起床做包子,夜里只睡三四个小时,虽然别人知道她豆腐和包子卖得好,能挣不少钱,但也都知道她真的很辛苦,而张梅也的确是挣了不少钱,家里的房装修一新,也买上了小轿车,而且今年她的目标是挣10万元。张梅说:“今年挣10万应该没问题,能挣钱就不觉得累。”就这,张梅仍然没有满足,她还想上一条豆制品生产线,把规模扩大,这样能挣到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