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在河北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进行奖励。我校常教授研究团队获自然科学一等奖,郭志辉教授研究团队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常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纳米材料激活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毒性的新机制,并成功制备了无毒高效的量子点标记血红素铁纳米材料工具,首次直观阐明了血红素的吸收机制,成功制备了铁脂质体,为揭示补铁在运动性贫血中的机制和作用做出了新的贡献。代表性成果发表在《ACS Nano》、《生物材料》、《纳米医学》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常教授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演讲,体现了这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重要学术影响。
郭志辉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基于量子色动力学的手征有效场论和强子物理现象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首次完成了U(3)手征理论对轻介子散射的计算,揭示并证实了Lambda(1405)两极结构,提出了计算共振态内部分量概率的新方法,有助于可靠、系统地分析强子性质和结构。代表性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JHEP》、《物理快报》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郭志辉教授多次应邀在该领域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获得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和资助,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十三五”以来,我校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河北省山地创业奖个人突出贡献奖1项。
供稿单位/科技厅党委宣传部
排版/栗子亮
审核/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