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知识
定义:PM 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也称为细颗粒和可进入肺部的颗粒。它的直径小于人发厚度的1/20,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来源:PM 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残留物,其中大部分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来说,PM2.5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此外还有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成分:pm 2.5的主要成分包括含碳颗粒(包括元素碳和有机碳,元素碳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而有机碳主要来自相对低温过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重金属等。在空气悬浮过程中,PM2.5会进一步吸附空气中的有机和金属化学成分、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成分。
危害:的PM 2.5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沉积在肺部。同时,这些颗粒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各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有时可以成为各种污染物的集合体。它们沉积在肺泡上,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组织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加重哮喘,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疾病,对儿童和老年人危害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