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小县城的41个投资,小投资收益快的项目

在广州成立外商投资促进团队,仁化县4支团队率先在珠三角地区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创新建立“链长制”招商机制;制定十三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今年,仁化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力打造以项目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产业为重点的发展局面。

仁化县今年招商引资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全县新签约投资项目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合同金额39.3亿元,投资项目年投资额13.2亿元。

组建强有力的招商队伍

仁化县坚决贯彻落实韶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把招商引资作为抓经济、抓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出台措施强化招商引资落实,明确4名班子成员、46个县级相关单位、11个镇(街道)招商任务,形成“一盘棋”的新局面。共成立了10个外商投资促进小组,并成立了外商投资促进小组临时党支部。招商团队的工作人员以广州为基地,在党组织的指导下,在珠三角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

“仁化省产业转移产业园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完备,已有20家有色金属深加工及储能电池企业投产。目前有3块成熟土地用来投资新能源材料等新项目,非常合适!”近日,仁化县领导带领海外投资团队赴广州、深圳等地与相关企业座谈,宣传推介仁化投资环境,推动投资项目落地仁化。全县严格落实“一把手”招商机制。近三个月来,县领导分五批进行招商检查,共有9家企业达成初步投资意向,有效加快了结构竹复合材料生产建设项目等一批在谈重大项目的谈判进程和签约工作。

聚焦重点开展招商引资

该县以统筹推进凡口铅锌矿和丹霞冶炼厂试点建设,“厂区改园区、生产区改市区”为抓手,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其中,聚焦“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建设,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有效推动闲置土地资源价值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目前已规划上下游及横向关联项目22个,其中建设项目11个,“采-选-冶-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基本形成。

该县创新建立“链长制”招商机制,以“双区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生态产业链”“文化旅游健康产业链”四大产业链为重点,大力推进东塘凡口绿色产业园、省产业转移产业园、红色文化旅游经济带、武深高速公路农业经济带建设,实施“一产业链一县一龙头, 一个领导部门一个工作方案”全县各单位、各镇(街道)充分发挥人地资源优势,全面开展招商引资,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日前,该县“扩大招录”招商引资,新制定了13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企业

优惠政策为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该县实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服务重点项目、联合审批的工作机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访联系挂点企业,服务一线,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落地和生产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县内相关单位直接为企业提供专属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作为“店员”“服务员”为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

着力提升资源资产价值,建立重点项目用地指标明细清单,积极争取和保障好用地指标。聚焦项目落地,建立“绿色通道”“并联办理”“宽容受理”等工作机制,在办理用地用林、建设申请等手续时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加强就业、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项目签约投产。同时,继续推行上门服务、代办服务、一站式服务,让干部“多跑腿”代替企业“零跑腿”,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全媒体记者】范永靖

【通讯员】谭玉玲肖晓珍邓慧娟

【作者】范永靖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