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家都有谁,创业家是什么职业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李迪

当你提到基金经理时,你可能会想到这些标签:高学历、高人一等、高智商.确实,“985”高材生在这群基金经理中比比皆是,“清北复交”并不少见,常青藤也很丰富。

总的来说,这是一群聪明人。然而,在张志明看来,“聪明”必须以“相对”开头,以“普通”结尾。用他的话说:“基金经理只是一群相对聪明的普通人。”

中邮基金新任总经理张志明,200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精算专业,后加入首创证券,2021年5月出任中邮基金总经理。

张志明只用了13年时间,就从职场新人变成了一家公募机构的掌舵人。此前,2018年,张志明升任首创证券副总经理,成为该券商最年轻的高管。

即使放眼整个经纪行业,10年内从新人到经纪高管的进步也是极其罕见的。

市场是无敌的

基金经理应聚焦能力圈

张志明的职业生涯归功于市场和时代。“2008年到2016年,我刚好赶上债券市场发展的黄金八年。”

这期间,中国债券市场日新月异,公司债、信用债大规模扩容,发行中证、地方政府债、定向工具、民间债等债券,恢复发行同业存单。债券余额也从2008年初的12.84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64.24万亿元,增长了4倍。

我们目睹了繁荣,经历了危机。在这八年间,债券市场遭遇了几次抢劫:2011年的“930”城市投资债务危机、2013年的两次资金短缺和2016年的债务灾难。

2018年升任首创证券副总经理后,张志明除了管理固定收益业务外,还管理经纪自营和PE投资。也是在今年,二级市场恰逢罕见的单边下跌熊市,一级市场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也迎来了“募资冰点”。

我在市场上已经很长时间了。张志明的观点是:“金融市场,尤其是投资领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大家都致力于炼丹屠龙,短期内可以拿到比较高的工资,但是这个行业产生阳光。富人的比例远低于大多数其他行业;我们缺乏长期视角的安静和智慧,各种试图跑赢市场,市场终究是无敌的。归根结底,我们只是一群相对聪明的普通人。”

基于这种认知,张志明上任新中邮基金总经理后制定战略规划、推进业务布局的底层逻辑是:从最好的地方出发,把可能的地方扎扎实实做好;搭建好投研平台:通过持续的投研沉淀和团队分工,克服人性弱点,赋能“聪明人”。

例如,对于中邮基金的传统实力,——股权投资板块,张志明提出了“4 x”轨道体系,即集中力量和资源布局先进制造、大消费、医药医疗、TMT四大轨道,而X则代表绝对收益和未来可能有机会但尚未形成市场共识的板块。

之所以关注这些行业,是因为长期逻辑是“坡长雪厚”,赛道足够长,未来成长空间足够大;但更重要的是,张志明希望基金经理能够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更加敬业和专业。

“因为市场是不可战胜的,公司和基金经理应该多加关注,在长期良好的行业做超额回报;基金经理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用组织系统来约束个人,让他们不要总是想着什么能做好。”

弥补固定收益业务的不足

三重驱动助力长远发展


也正是由于意识到个人能力边界的局限性,相比于塑造明星基金经理、将某个知名IP与公司绑定的打法,张志名更倾向于依靠团队协作、完善公司投研平台。


过去,很多基金公司的发展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牛熊走势高度相关。在2007年和2015年大牛市的催化下,投资业绩爆发,明星基金经理声名鹊起,基金规模迅速扩大。


但事后证明,这样的爆发式增长不是可持续的。随着牛熊转换,明星基金经理退场,公司规模也随之有所回落。


“公司短期发展要做好营销,把公司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推向市场;中期发展要看至少三年维度的持续业绩,那就是投研驱动,势必要丰富升级投研平台,提高策略和人才的转化率;长远看,公司的风控、IT、人资、产品设计等方方面面都决定公司发展曲线的斜率,发展靠运营驱动”张志名说。


短期而言,中邮基金的目标是通过营销驱动补短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邮基金公募管理规模516.94亿元,非货基管理规模450.7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规模247.71亿元,占比55%;债券型基金规模201.04亿元,占比44.6%。


显然,在中邮基金的业务结构中,固收相对薄弱。经过深思熟虑,在债市有十余年积淀的张志名意将此作为公司的短期发力点和规模增长点,包括优化和完善货币基金、中短债基、1-5年期的政金指数债基、主动债基、“固收+”等产品线。


中期来看,投研驱动则更加关键。


在多年积累下,中邮基金投研平台已经有所沉淀,目前仍在持续改善。比如,为研究员设立了导师制,在研究员考核方面更加注重研报的深度和质量,将基金经理助理的选拔常态化,对基金经理实行长期业绩考核等。未来还将在人员的培养、提升、任命、考核等方面继续优化。


“我们希望在这样的平台上,新人能快速成长,积累起对于行业的深刻认知,历练成为成熟的投研人才;基金经理能耐心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和框架,安心做好长期业绩,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裹挟。”


长期而言,张志名认为基金公司的竞争力来源于中后台的运营驱动。


“营销和投研是资产管理行业最显性的两个板块,除此外,战略规划、风控水平、金融科技等一揽子资源的搭配,股东、公司及子公司的业务协同,各种显性要素和隐形要素的整合和运营,才是基金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推手。”


谈及任期的终极目标,张志名坦言,“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邮基金可以在行业立得住,一是能积累一批对公司有信任度的核心客群;二是能得到同业对公司发展模式和投研能力的认可;三是能增加员工的获得感,让他们在一线城市安身立命的同时,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编辑:小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