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可以先安居乐业。多年前,上海就意识到要吸引人才,首先要解决“住房之忧”,张江、陆家嘴、金桥等地区在探索解决人才住房问题方面都打造了“样本开发区”。2018年开始,随着科学城建设的推进,张江镇开始打造农村人才公寓“样板房”。经过一年的装修,第一套公寓亮相了。
周日,张江微创医疗的员工邢国伟搬进了张江镇新丰村这座白墙红瓦的三层小楼,这将是他在上海的新家。
小楼一、二层为16个独立房间,平均面积13平方米,两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三楼为公共活动区;此外,还有公共厨房、洗衣房和停车位。更让邢国伟动心的是,公寓外有一个独立的小庭院,庭院里有一棵百年老榉树,还有一条小河从其中流过。“我最喜欢的事情是我能看到这里外面的风景。我在这里真的感觉很舒服。”
邢国伟和五个同事成为这个人才公寓的第一批住户;在此之前,他们都经历了找房子的艰辛,都在张江人才公寓的申请平台上排队等候。微创医疗员工毛亮亮告诉记者,他从2017年11月就开始排队了,但一直没去过。
张江科学城约有37万人才。目前约有25万平方公寓,人才5000多套。人才住房短缺可想而知。就在科学城周边,农村的农民宅基地上大量空置房屋被无序出租,带来了消防、治安等一系列问题,也让当地群众头疼不已。
浦东新区张江镇镇长王庆表示,如果这些空间资源能够得到释放,将有利于未来张江地区和张江科学城的人才引进,也有助于我国农民增收。
用对接的思路解决的城乡矛盾,可能是一条新的融合之路。镇上的开发企业以每年10多万的租金从农民那里租下第一套样板房,租期为15年,而村民则有兴趣将样板房租给政府,省心。
金家寨居民金说:“借给政府有点亏,但从长远利益发展来看,我们还是划算的,每两年涨价3%。”
之后,企业又投入100万进行装修改造,配备清洁保修人员,再打包出租给科学城微创医疗这个需要人才公寓的企业。年租金约30万,折算成每个房间每月约1500。微创伤在企业内部,提供一定的优惠,租给自己的员工。“房租优惠很多,900多,每个月直接从工资里扣,比较方便。”邢国伟说。
美中不足的是,农村版的人才公寓套餐还欠缺;附近没有便利店和餐馆,对年轻人来说确实不方便。经营者表示,完善配套设施,要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定规模。
王青说:“是金家寨先做的,主要是做金家寨附近30多个普通人的工作。如果是零散的,我们在这一点上是做不到配套的。”
上海张江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运清说:“规模越大越好。当然,在配套三五套后,我们会逐步落实这一块。”
要分批铺开,看来有些村民还是有顾虑的。毕竟15年的租期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长;不过这些房子都是90年代建的,比较老旧。从经营成本的角度来看,经营者认为这种租赁的期限是必要的。
金运庆说:“加固,包括一些管线的重新布置,需要更多的投资,所以预计一个租期后收回成本
自贸区管委会张江管理局人才服务部副主任杨福珍说:“我们也在考虑下一步的工作。还要与周边城镇推广共享人才公寓的合作模式,共同解决人才住房问题。”
对于上海未来的发展,第一资源是人才,核心因素也是人才;张江对人才公寓模式的新探索,不仅展现了一座城市“取才用才”的开放态度,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上海希望打造一个宜居、专业的人才环境,真正成为“近者乐其才,远者望风赏其才”的城市。
(看新闻Knews记者:陈慧瑛编辑: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