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19未来商机 创业商机在线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上海、天津、贵州等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广西也公布了今年第三批170个拟在自治区层面推进的重大项目。如何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作用?下半年如何继续发挥稳健投资?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制造业投资增长良好,民间投资逐步恢复,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上半年,投资增速快速恢复。以两年平均增速衡量,2019年同期已修复至80%左右。”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在政策支持和利润改善的双重推动下,制造业投资受益于企业资本支出意愿回升和中长期贷款支持;房地产投资下降,但韧性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疲软。在划分三类投资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优化: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明显高于一季度。

从地方经济的“半年报”来看,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驱动力明显。上半年北京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1.8%,两年平均增长66.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8.6%,两年增长75%。内蒙古制造业投资增长64.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倍。

上半年,中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速为3.8%,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不断深化“精简机构、下放权力、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加大民间投资力度。比如上半年上海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5%,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增长32.7%,航空、人工智能等民间投资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亿元。

“总体来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符合预期,投资增速逐月加快。民间投资、高新技术、社会民生、短板投资呈现结构性改善和优化,投资对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效果。”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说。

高技术领域投资增速提升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统筹中长期发展和年度经济运行,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合理把握今明两年投资强度。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推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新增入库5000万元以上大型项目1万余个,较上月增长11.6%。随着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重大项目逐步开工,有望带动投资保持增长。”文彬说。

近期,不少地方抓住项目建设黄金期,一系列重大项目密集开工。7月21日,2021年上海第三批29个城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217亿元,涵盖市政道路、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板块项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正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城市重大项目示范带动和投资带动作用,确保全年建设投资任务全面完成。

天津市第二季度新开工重大项目446个

“更好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关键是发挥重大项目在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王军认为,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实施“双碳”战略,重点建设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竞争的重大重点、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

文彬认为,未来投资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科技领域。近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但一些“卡脖子”问题仍需破解。未来,围绕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

和服务业、创新创业等领域有望涌现一批重点投资项目。二是社会民生领域。随着乡村振兴等深入实施,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充电桩、停车场等公共服务,科教文卫等领域,以及清洁能源、绿色环保领域,都蕴藏着较大投资空间。三是补短板领域。在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完善电信、物流等基础网络,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具有较大投资空间。


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依然偏低,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高端制造业目前还是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制造业投资要更注重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了民营企业的成本压力,挤压了利润。”徐洪才表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温彬认为,促进投资持续恢复,要从宏观政策层面做好引导、支持和保障工作。例如,在产业政策方面,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加大力度提质增效。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保障项目资金来源。货币政策方面,发挥结构性政策作用,引导投资结构优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仍需财政加码发力。”王军表示,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财政调控应充分发挥拾遗补漏的作用。下半年财政需要而且有能力加速发力,应适当加快财政支出力度和节奏,确保完成全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任务,为全年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弹药储备,以支撑地方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支撑重大项目投资。


展望下半年,一系列有利于投资继续恢复的政策效果已反映到部分先行指标中。1月份至5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9%,两年平均增速为8.4%,比前4个月提高0.9个百分点;1月份至6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6.8%,高于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


“较为充裕的资金为投资增长提供重要保障。预计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两年平均看,投资增长水平有望恢复至疫情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研究员任荣荣表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